亚洲女子足球比赛射门前进攻组织的研究

来源 :广州体育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t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守的矛盾贯穿足球比赛的始终,也不断推动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变化,技术的创新,打法的变革,意识的转变无不体现着足球运动的发展。按照唯物辨证主义观点,矛盾又分为主要矛盾跟次要矛盾。在足球比赛的攻守矛盾中,进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进攻技战术的运用最能体现一支球队整体特点和比赛能力,对进攻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能有力的促进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4年一届的女足亚洲杯及亚运会女子足球赛作为亚洲地区最高级别的女子足球赛事,其技战术和打法特征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亚洲女子足球运动未来发展方向,是洞察未来亚洲女子足球运动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17届女足亚洲杯及第16届亚运会女子足球赛共29场比赛射门前进攻组织进行分析研究。从研究中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1、在进攻发起阶段,获得球权的主要方式为任意球、断球、抢球以及角球;发动的场区以中场为主,其次是前场跟后场;前卫是最主要的进攻发起者,其次是后卫;进攻发起者的第一选择为传球,其次是射门跟运球。建议采用多种方式获得球权以发起进攻,在本方中后场应积极采取断球和抢球方式获得球权,在本方前场间接获得球权后应充分利用好,获得球权后多采用传球发起进攻,适时采用运球和射门发起进攻。  2、在进攻组织阶段,以阵地进攻打法为主,进攻区域的重点在于中边路区域结合;战术配合方式主要有传切配合、二过一配合及交叉掩护配合。其中传切配合运用的次数最多,二过一配合紧随其后,交叉掩护运用次数较少;短传是形成射门前最后一传的主要传球方式。建议采用阵地进攻要多利用中边结合方式调动对手以及及时转移进攻,采用快速进攻时应在中路或边路快速推进完成进攻。进攻组织时要多采用简练实用的传切配合。  3、在进攻结束阶段,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2区,其次是3区;直接脚射是各队的主要射门方式;前锋是各队进攻的重点,其次是前卫,再次是后卫;朝鲜女足的场均射门次数最高,日本女足的场均进球率高居第一,场均进球数最高的则是韩国女足。建议在罚球区内应多采用配合后直接射门,罚球区外应多利用运控射和接停射。  4、长传配合角球的进攻形式在亚洲女足各队中占主导地位,角球进攻运行轨迹以高吊内弧线为主,其次是高吊外弧线。前场30米任意球进攻战术中,直接射门进攻与配合射门进攻的比例相当,配合射门进攻效果不如直接射门进攻效果好。建议加强战术角球与前场任意球的实战模拟演练,提高进攻质量。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推广羽毛球运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全民健身等社会文化生活需要,“李永波杯”凯胜3V3业余羽毛球争霸赛是由李宁(中国)体育用
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呼吁传统的回归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沉淀的精华所在。随着国家对传统武术发展
跳高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故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在其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占决定性位置。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张树峰在2005年10月获得第十届全运会冠军,时隔四年,他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将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如何保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