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z1976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山傩戏在湘中梅山地区流传己久、广为分布,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它的形式丰富而古朴,其服饰蕴藏着特有的民间美术特征,具有重要的民俗和艺术价值。梅山傩戏的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傩戏剧本、傩戏形态和梅山文化等领域,鲜有学者对梅山傩戏服饰进行系统研究。因此,从民间美术视域出发,围绕“审美意象”对梅山傩戏服饰(法衣、傩面、头匝、道具等)进行系统研究,是一种研究视角的突破。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探析服饰的形制、图像、图形、色彩、工艺、观念等构成因素,论述梅山傩戏服饰的形态与特征,可以深入地发掘其文化内涵,全面地认识其美学价值,深刻地理解其在梅山傩戏民间艺术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审美意象离不开审美活动,梅山傩戏服饰建构的审美意象只存在于梅山傩戏的审美活动中,这是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的唯一性。以此为基准,研究梅山傩戏中服饰如何升华成审美意象的整个动态过程,也就是研究“象”如何转化为“意”的过程。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的生成受到环境、信仰和视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傩戏服饰在傩事活动中的功能性表现为祈福、装饰,它辅助师公以服通神、饰扮角色,从而建立神性空间、扮演神性角色。傩戏服饰的构象法则与形制意蕴,具有独特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征,从而使得梅山傩戏成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意象空间的视觉形象艺术。梅山傩戏服饰在审美活动中的整体意蕴,外化为虚实相生、离形得似和贵在生意的审美表现。在观看傩戏的审美体验中,这些审美表现被傩戏观众感知,再经由情感的升华,从而形成完整的梅山傩戏服饰审美意象,由此产生的审美愉悦显现出梅山傩戏“驱疫祈福”的重要功能性。梅山傩戏服饰的审美本质是情意交融,因为梅山傩戏服饰的形制、装饰、色彩、图像等独特的属性蕴藏着梅山乡民充沛而真实的内在情感。在观看梅山傩戏这一审美体验中,傩戏服饰变成为一种“浸透着情感的表象”,帮助梅山乡民实现审美欣赏到审美共鸣,梅山乡民投射的充沛情感就升华为梅山傩戏丰富的审美意象。梅山傩戏服饰的意象核心是梅山乡民的地方记忆,从梅山傩戏服饰意象的运化机制(内衍与外化)和演变方式(生活至戏剧)中,可以论证出梅山傩戏服饰是承载梅山乡民地方记忆的一种具体化物质形态,它传承和维护着梅山乡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惯例,从而使得梅山乡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身份认同具有了普遍性意义。梅山傩戏服饰的当代保护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加强服饰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延续服饰的审美观念,从而助益梅山傩戏这一国家级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总而言之,梅山傩戏服饰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从形制上看,服饰自然而朴素,具有庄重、含蓄的美感。从材料上看,服饰贴近乡民日常生活,追求实用的功能性。从装饰上看,图案呈现神秘粗犷之美,色彩和纹样巧妙地融合了民间吉祥寓意。从饰物上来看,傩面狰狞与荒诞的意象表达,与傩戏祈福纳吉的主题形成反差,营造出戏剧的矛盾与冲突;砌末取材于日常生活,装扮不同的神性角色,还原了梅山地域本真的乡土世界。傩戏服饰的形制、材料、装饰与饰物服务于“驱疫酬神、祈福纳吉”的民间信仰,反映出梅山地域先民朴素的审美意识。正因如此,傩戏观众“看见”服饰装扮师公后的“具象”,能够展开联想、进行判断、投入情感,使服饰超越了物理实在,建构出具有梅山文化内在肌理的审美意象。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AuNCs-Fe3O4/MDP/PFP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安全性、靶向性研究目的采用碳二亚胺法连接柠檬酸钠修饰的金纳米笼(AuNCs)与含氨基末端的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构建Au
剪力墙结构因其空间利用率高,抗侧移刚度大,施工便捷,在现如今的高层住宅建筑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近年来,随着经济收入的提升,人们开始越来越注意生活品质的改变,作为生活品质
在全球节能、降耗、减排的大趋势下。“低碳与环境友好、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利废”是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方向。我国两部委联合发文在建筑工程中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同时也对提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民建工程建设施工管理项目逐渐增多,同时还带动了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但是,从客观角度上来看,也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隐患,所以针对目前的工民建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内容中,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属于其极其重要的一个项目,并且机电系统的具体情况能够直接对建筑质量造成不小的影响。而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安全、质量、进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