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白绢病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的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连白绢病是近年来在黄连种植区内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本文对黄连白绢病的症状、病原物鉴定、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方法等方面做了系统性的研究,为诊断和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1.病害的症状8月是白绢病的盛发期,田间约30%的黄连植株感病。存在于土壤中的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黄连茎基部往上缠绕,菌丝侵染的部位出现水浸状病斑,植株开始枯黄,最后枯死,在菌丝老熟后产生红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2.病原菌的种类鉴定将采集的具有黄连白绢病特征的样本进行组织分离,用分离菌的菌核回接黄连健株,出现症状相同病害。再次分离鉴定病原,其性状与接种的分离菌相同,完成柯赫式法则验证,证明分离菌是黄连白绢病的致病菌。挑取铺满平板的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有分隔。直径约为6.45μm。菌核初呈白色,后变黄色,最后变茶褐色,切开菌核内部呈灰白色。菌核球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有光泽,直径在0.3-0.8 cm之间。根据病原形态特征,鉴定该菌为齐整小核菌。3.黄连白绢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黄连白绢病菌在黄连水提物20%+PDA上菌落生长速度最快,菌落最厚的为玉米粉琼脂与甘露醇培养基,产菌核最多的为PDA培养基,高氏一号及察氏培养基均不产生菌核;pH3-10范围内均能生长,pH为7.0时菌丝生长最快,菌核产生量最多;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葡萄糖、甘露醇是该菌的最适碳源;氯化铵、硫酸铵是该菌的最适氮源;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菌核的致死温度为65℃。4.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氟硅唑,恶霉灵,代森锰锌等几种药剂对白绢病的防效较好,建议在生产中施用。这些药剂先灌根后接菌的防效均好于先接菌后灌根的情况。5.农业防治以尿素,碳酸氢铵为肥料的处理中,菌核的萌发率最低;当土壤湿度为40%时,菌核的萌发率最高,湿度偏高和偏低都不利于菌核的萌发;在土层深于5 cm时,菌核不萌发。6.生物防治使用梯度稀释法,共从黄连土中分离出真菌36株,通过对峙培养,发现有7个菌株对峙培养的效果较好;绿色木霉TV-2产生的拮抗物质抑菌效果最为明显;甲醇提取的拮抗物质抑制白绢病菌丝生长效果最明显;有机溶剂与发酵液比为1:1时,白绢病菌生长受阻最明显;PD培养基培养出的TV-2产生对白绢病菌丝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物质最多,效果最明显;接过TV-2的黄连地,发病率为37.5%;培养过TV-2的培养基中小檗碱的含量都明显降低,普遍降解率在50%左右。
其他文献
针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可以通过构建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创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有机结合企业技能大赛和企
德国的目的论大胆摆脱了传统的对等、转换等语言学的翻译理念,从功能和交际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翻译。翻译被重新放置在更为宏观的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去考量,这给翻
《中国童装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国内城镇居民对各式童装的消费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26.5%。但我国的童装市场发展并不成熟,除品牌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详细的
以LTE与2G/3G系统共站建设为出发点,分析了不同频段LTE系统的覆盖能力,研究了MIMO、JRC等多种覆盖增强技术的适用场景和增益。以满足设定的上下行速率需求和上下行覆盖平衡的要
连作障碍已成为黄连生产的重要难题,其中病害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黄连病害的田间及走访问卷调查,黄连的主要病害有6种,并分析了黄连主要病害的防治策略,为
从支撑系统需求分析的角度,对在移动数据业务时代背景下国内运营商电信资费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市场相关需求特点对资费策略的不断完善提出了相应建议。
从核心网组网及业务疏通方式、分组域业务平台连接方式、分组域支撑系统等方面,对移动分组漫游业务的归属地接入和拜访地接入2种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归属地接入方式改
选取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香花镇陈岗村和马蹬镇东沟分别作为丹江口库区平原弃耕地和丘陵山地消落带的采样地,2015年4月16日、2015年10月16日、2016年8月16日、2016年11月16日
利用多年移动网络优化工作实践经验,借鉴医学体检方式,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移动网络的体检方案,即本地移动网络评估与诊断,它通过网络基本性能、网络结构合理性、网络
大多数消费者注重的只是价格与款式,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部分——使用说明。使用说明通常包含吊牌、主唛、水洗唛等。根据我国强制性标准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