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思想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for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无产阶级思想的重要文本,自诞生之后直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中国的革命道路起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代表着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也代表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无产者们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即无产者革命运动的崭新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身做出了概念性的论述,进而在阶级斗争的意义上划分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并对资产阶级发挥的历史作用给予肯定。历史进入到世界历史阶段,历史具有普遍性特征,此时的无产阶级是阶级斗争的现代力量以及现代阶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在新的阶级斗争的形势下,成为事实上的阶级力量,有它自身产生的历史规律和逻辑,在资产阶级的客观影响下,投身于资产阶级斗争,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资产阶级的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成为阶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政党,即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形成自觉批判的阶级意识,通过共产主义革命,消灭资产阶级所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本文在引言部分,通过对无产阶级理论当代困境的叙述作为研究背景,进而阐述本文选择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时期的无产阶级思想作为选题的原因与意义,并对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正文部分通过回归文本自身用五个章节对《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思想进行论述。第一章理清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语境,对《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以大机器生产为主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历程以及国际工人运动的迫切理论需要的时代背景进行描述,表明《共产党宣言》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的历史性和必要性。之后通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与共产党以及无产阶级与共产主义重点阐述无产阶级思想。在第二章中,从阶级概念和无产阶级概念的源发语境、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客观促进作用和在阶级斗争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划分三方面,内含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主要从资产阶级的视角论述无产阶级概念。在第三章中,从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自身的领导性意义、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建构性意义和共产人的历史使命在于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三方面入手,以无产阶级政党的角度对无产阶级思想论述。在第四章中,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即实现共产主义为核心,从共产主义的源起谈起,进而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即共产主义革命和实现方式即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尝试以共产主义视角探索无产阶级思想。第五章论述《共产党宣言》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文本,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七篇序言阐述无产阶级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而不断地发展完善。在当代,越来越复杂的现实情况使得无产阶级思想面临着巨大的现实与理论的双重挑战,现代资本主义却通过内部调节顺利度过危机,资本主义依然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被定义为“后”的时代,无论是“后工业社会”,还是“后现代社会”等,都是在表征我们生存的时代已与马克思所指向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的资本主义时代渐行渐远,无产阶级却并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初预想的组织起大规模地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逐渐模糊。虽然理论的现实困境确实存在,但我们依旧处在资本主义体制的压迫之中,因此,重新回归文本找寻答案,发现无产阶级理论的现实意义尤为重要,探寻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内的无产阶级概念,归根到底,在于揭示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秘密,只要资本逻辑依然存在,阶级话语就不会消亡,唯有彻底消除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在“自由人联合体”中才会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其他文献
随着积极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兴起,许多学者逐渐将员工积极的心理状态引入到相关研究中,并对员工的工作投入水平产生关注。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展现的行为密切相关,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投入。心理契约作为个人对组织和组织对个人的期望满足程度,对员工是否积极主动、精力丰沛地进行工作存在一定联系。差序式领导风格在中国企业普遍存在,这种领导风格会对工作投入产生何种调节作用,在以往的文献中较
由于光的存在能让世人感知整个视觉世界,光语言始终被历代建筑设计师所重视。设计师普遍运用光语言到各种建筑空间之中,然而目的却不尽相同:光语言既可以表达功能,也可以营造装饰,还可以传递情感。古往今来诸多建筑设计师都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索,留下来卓越永恒的作品。其中,就有保罗·安德鲁在其建筑空间中对光语言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文化兼容性,让虚无缥缈的光与实际存在的建筑空间,交相辉映,虚实相生,从人类居住文化
欧洲等一些西方国家的人们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心理及生活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超现实艺术家们都想在画面中表达出一种超越自然环境的绝对真实,用非理性、无意识的状态进行创作,这种来自潜意识里的“真实”和现实状态下的理性意识之间的摩擦,使绘画作品既呈现出理性的构图,又表达了自身的感性思维,进而使画面产生了一种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矛盾关系。本文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研究米罗绘画作品中的超现实元素,分析探讨米罗超
中国古代城镇选址研究是一个结合多领域问题的综合性复杂学科,其形成及发展与自然地貌、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环境要素息息相关。“适应性”作为一种系统的、共生的和动态的思维方式,将研究对象与其环境共同看做一个整体,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系统的去对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与研究一座城市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等阶段所需考虑的问题基本一致,基于环境适应性研究理论,系统的研究古城选址复杂的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构成,
近年来,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虽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但在消除对女性的歧视、维护女性权益方面,中国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北欧国家在性别平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本篇翻译实践选自北欧社会性别研究专家奥伊斯坦的作品《男人,你能做到吗?》中的第五章《工作与家庭》。该书以佩尔和西丽这对夫妇为例,向读者介绍了北欧国家男性如何用自身行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第五章主要介绍了男性在工作和家庭两个领域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逐渐增多,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分析师及其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日益得到了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及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们的关注,成为了公司外部治理的形式之一。审计师作为外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监督上市公司,一般认为,在审计独立性既定的条件下,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客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提高审计质量,降低代理成本。分析师和审计师作为外部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主体,对企业的现金股利分配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基于代理理论,高管为了自身利益,往往将较多的现金流留在公司内部,不发放或者少发放现金股利。传统的股利分配理论大多数是基于管理层理性的前提。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管理层过度自信被认为是最稳健的,最突出的心理层面特征(De Bondt和Thaler,1995)。管理层过度自信将会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产生
平均Li-Yorke混沌、平均维数是动力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沿着good序列的平均Li-Yorke混沌,可数的amenable群作用的多重平均Li-Yorke混沌,以及带势的条件平均维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整合以及资源重组使得市场竞争机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同时机会不平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拼爹”、“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农二代等等)、“寒门难出贵子”等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引起了各大媒体和学术界的热切关注。已有研究指出,我国居民的代际职业流动性有减弱的趋势,存在明显的“子承父业”现象。职业作为收入的载体,不仅与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进步
从古至今自由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哲学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自由观念建立在对黑格尔自由问题的回答之上。马克思通过继承、扬弃黑格尔自由思想,将之内化为新自由观念的理论背景,据此形成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自由判断,通过对黑格尔自由问题的内化和超越,打开了人们看待自由问题的新视野。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和黑格尔伦理国家自由思想,为马克思自由观念提供了历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