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观花品种‘江山娇’与中华猕猴桃雄株杂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wh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猕猴桃种间杂种‘江山娇’(Actinidia chinensis×A.eriantha)与中华猕猴桃雄株杂交得到的杂交后代群体为研究材料,2012年、2013年和2016年分别对该群体的雌雄性别比及其它开花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杂交群体的雌雄性别比例小于1:1,即雄株偏多。杂交后代的花瓣颜色以红色为基础,但红色的分布区域、深浅及类型出现明显分离。杂交后代群体的始花期、开花天数、花朵大小、开花量及单花花瓣数等性状均出现了广泛分离,且因不同年份而出现变化。群体中杂交个体进入始花期的平均时间跨度为14天,群体的始花期进入高峰时个体平均比例仅占群体的25.5%。2016年群体开花时间最长,最多有47.4%的个体开放10-13天,2013年杂交群体的开放时间最短,有55.2%的后代开花3-5天。筛选出一批花瓣数多、花朵较大或单花序花朵较多的优良单株,并在后代群体中共发现21个含不同花数的花序组合类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对杂交后代花瓣进行检测发现,在杂交后代的花瓣中含有的花色素共有5种,分别为:飞燕草素-3-O-(木糖)半乳糖苷(delphinidin 3-O-[2-O-(-xylosyl)-galactoside])、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delphinidin 3-O-galactoside)、矢车菊素-3-O-(木糖)半乳糖苷(cyanidin 3-O-[2-O-(-xylosyl)-galactoside])、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cyanidin3-O-galactoside)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在开红花的种间杂交种‘江山娇’与开白花的中华猕猴桃雄株的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猩红色、粉红色、红色与紫色镶嵌、白色红色镶嵌等花朵颜色程度不同的植株。经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检测分析得出,在有颜色的花瓣中含有的花色素类比不同,且花色素的含量也不同。在本杂交后代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7个不同花色素的组合类型。并通过与表型对比得出,花色素类别的差异和各类色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与花颜色表型具有一致性。选取杂交后代中仅含有矢车菊素或同时含有飞燕草素+矢车菊素的极端个体,通过同源克隆分析这些后代基因组中的F3’H和F3’5’H基因片段,发现在仅含矢车菊素的植株中扩增到F3’H基因片段,但没有扩增出F3’5’H基因片段,同时含有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的后代个体中均扩增出F3’H和F3’5’H两个基因片段。由此初步推断,杂交后代中F3’H基因可能参与矢车菊素的合成,F3’5’H基因则调控飞燕草素的合成。
其他文献
当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煤炭资源型城市焦作是因煤炭开发、利用而兴起和发展的,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背景】人乳头瘤病毒是一广泛存在的病毒,可以引起良性(低风险型)和恶性的(高风险型)皮肤或粘膜的皮损,但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机制还不清楚。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能和朗格
从光插/分复用器(OADM)的设计原则入手,对现有的光插/分复用器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按照结构特点将其分为6类基本形式:基于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的OADM,基于磁调谐FBG的OADM,
计算机的出现推动了现代电子音乐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电子技术的音乐识别、分类、特征提取等一系列问题,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音乐信号的识别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其
经济边缘区域是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贫困落后地区。在全社会商品生产普遍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边缘区域如何得到快速发展,摆脱贫困,关键是加快经济发展。而发展经
提出了污水库坝基防渗治理方案的模糊决策方法.从多目标系统模糊决策基本理论出发,根据酸性污水库坝防渗加固工程的要求,选择治理可靠性、安全性、工程投资、施工工期、施工难易
近年来,鉴于通信系统向着大容量、宽频带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宽频带和多频段天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自己的导航系
在给出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基于Matlab软件环境,建立了前向式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模型,模型结构和实际的动力系统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各部分模型采用物理分析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抗震设计是各类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现代抗震设计理论包含四部分内容:地震动输入、结构模型化、结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