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内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30年间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合并浪潮。2010年财政部发文,要求大型事务所在当年12月前转制为普通合伙制,众多事务所纷纷在转制过程中通过合并扩大自身规模。2012年中注协发布关于事务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文件后,国内事务所加快了合并步伐,这也标志着第四次事务所合并浪潮的开始。在本次合并浪潮中,涌现出众多令人瞩目的事务所。其中,京都天华事务所与天健正信事务所合并为致同事务所,这一合并事件更被媒体称赞为“强强联合”。集中优势资源、优化行业结构、树立民族品牌是财政部和中注协联合推动事务所合并的初衷。然而,对比部分大型事务所合并前后情况,我们却发现不乏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中存在客户大量流失现象,这与事务所合并初衷明显不符,而致同即是其中的一家。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致同合并中客户大量流失?客户流失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客户流失的后果如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尤其是,在财政部与中注协大力提倡事务所做大做强的背景下,选取致同合并中客户流失问题开展案例分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的客户数量、行业市场份额、客户资产规模、审计收费以及审计质量,我们发现这些因素并非是造成致同合并中客户流失的原因。进一步分析致同合并前后流失客户审计师变更情况、流失客户地域分布特征、合并中原事务所各分所去向、流失客户去向以及部分流失客户签字注册会计师去向,我们发现分所、流失客户以及流失客户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三者去向具有一致性,出现“换所不换师”的现象。此外,本文还从审计费用、审计意见及审计质量角度进一步对比分析了这些“跟随式客户”与其他客户的差异,以及这部分客户变更前后自身的变化。我们发现,“跟随式客户”与普通客户相比,其审计费用更低、审计意见更标准,审计质量更好。“跟随式客户”变更事务所后,其获得的审计意见无明显变化,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都有所上升。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会采用“低价揽客”的手段维系其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当注册会计师跳槽到新的事务所时,其客户为获取较低的审计费用会跟随会计师来到新的事务所。签字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并不会对审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反而能够提高审计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例分析结论未必适用于独立审计市场中发生的全部客户流失现象,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亲密关系对审计质量影响依然值得学术界和监管部门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