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对潮棕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ky_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潮棕壤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以及这些化学指标在0~100 cm剖面上的垂直分布特征,目的在于探讨免耕对潮棕壤农田土壤碳固定产生的影响,为评价免耕条件下潮棕壤农田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耕作、免耕和休耕地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在土壤剖面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常规耕作使总有机碳在0~30 cm层次内趋于均匀化,而免耕和休耕则使其在该层次内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和表聚性。在常规耕作处理中水溶性有机碳垂直变化较小;而在免耕地则有显著的表聚现象,表层0~5 cm以下变化较缓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商和易氧化有机碳在土壤剖面上的垂直变化受耕作方式的影响较小,微生物商和易氧化有机碳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而土壤微生物量碳具有显著的表聚现象。   与常规耕作地相比,免耕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商、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以及土壤碳管理指数在0~5 cm土层均显著增加,而在0~30 cm内各层次土壤总有机碳均高于常规耕作。研究发现,在75~100 cm土层,免耕地与常规耕作地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差异显著,表现为免耕处理大于常规耕作处理。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与容重显著正相关,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与pH及CEC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由以上结果可以发现免耕和休耕土壤表层总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高于常规耕作,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商、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及土壤碳管理指数对土壤环境的扰动较敏感,可以作为评价农田土壤质量变化的指标。
其他文献
在pH 为1 .2 的酸性溶液中,维生素E与过量Fe( Ⅲ)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然后在pH为2 的HClKCl 底液中,用EDTA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Fe( Ⅲ) ,以示波滴定图上Fe( Ⅲ) 的切口消失为滴定终点,从而测定维生素E。该法的终点
Purpose:This study intends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tendencies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and shows the patt of China’s inter-region
春麦核质杂种选育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张家口坝下农科所合作,在遗传所张炎研究员的主持下,用对小麦有明显影响的山羊草为细胞质供体,以适合河北省北部春麦区的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几个爱捣乱的学生,谁见了谁讨厌,谁见了谁批评。结果,这几个学生越发恶作起来。后来,新班主任改换方法,充分肯定和发扬他们的优点。这样,他们很快变
大气CO2浓度升高能够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土壤线虫在农田生态系统腐屑食物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较迅速的响应。本文利用江苏省江都市小记
元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叶公琦主持召开本市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就如何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解放日报党委书记、副总编周瑞金说,对人大的宣传
东北黑土是我国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之一,但由于长期的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得黑土有机质的收支严重失衡,土壤退化严重。保护性耕作是保持土壤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
沂南县物价局强化措施,切实做好县人大代表建议工作,更好地接受人大监督,积极履行物价监管职能。沂南县物价局及时研究分解立项,广泛开展调研,对建议涉及殡仪馆收费和旅游参
茶黄萎病是茶树的一种新病害,国内外尚无报道。此病主要是为害茶树的根系,使其坏死而导致整株茶树死亡。当茶树中一株染病后,挨株传播,逐株枯死,最后导致成片茶树死亡,是造
Purpose:This paper describes a comprehensive user survey carried out in China to investigate public needs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in libraries.It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