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的关联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进行性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密度(BMD)低下,且易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上升。目前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提出的,即女性的BMD测量值比年轻人BMD的平均值下降2.5个标准差(SDs)以上。另外,疼痛、后凸、身高下降和脆性骨折史也被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手术定义。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2006年,估计全球有2亿妇女发生骨质疏松,每年约造成890多万人骨折。由于全球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和相关骨折的发病率预计将大幅增加。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发病率、死亡率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费用都呈现上升趋势。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死亡率很高,每年大约有65000人因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并发症而死亡。骨质疏松症还会导致患者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的下降。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在发达国家男性和女性的总发病率分别为2-8%和9-38%。50岁以上的女性中,每2人中就有1人患骨质疏松相关骨折,而男性每4人中就有1人患骨质疏松相关骨折。骨质疏松症在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中最为普遍,因为雌激素等性类固醇对骨骼健康的激素保护作用随着更年期的到来而消散。同样,另一项研究表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是男性的三倍。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有望上升。骨质疏松症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不同。2010年,美国估计有1000多万成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据报道,欧洲人中,2010年的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为2760万。其中,瑞典的研究结果表明,50岁至80岁的人群中有6.3%的男性和21.2%的女性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80岁至84岁的男性(16.6%)和女性(47.2%)的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出两倍。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预期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被定义为与低BMD有关的骨折,它们可以导致巨大的疼痛,严重的残疾和常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由于某些原因,这些破坏性的问题在治疗上存在着一定的挑战。首先,骨质疏松本身的性质是BMD降低,骨脆性增加,倾向于断裂成多而小的单个碎片,造成比健康骨骼更复杂的骨折。第二,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在老年人中,他们管理功能受限的能力下降,这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骨折主要发生在脊柱(椎骨)、髋部(股骨近端)和手腕(桡骨远端)。在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而严重的问题,是造成老年人巨大经济损失的原因,其致残、发生合并症和死亡率的风险均高于其他任何骨折。每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高达400/100000人/年,而且女性的骨折风险要高的多。女性一生中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20%,男性为10%,这在地理上是不同的。在美国,不同种族年龄≥65岁的女性中,经年龄调整后,白人女性髋部骨折率最高,黑人女性最低。总的来说,研究表明亚洲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普遍低于美国。髋部骨折的后果与死亡率的增加有关;12%至17%的髋部骨折患者在第一年内死亡,长期死亡风险增加两倍。由于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而这种增长正在改变世界。这次爆炸性增长将影响世界,并将导致更多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到2050年,全世界女性髋部骨折的患病率预计将增加240%,男性增加310%。流行病学预测估计,即使年龄调整后的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保持稳定,全世界髋部骨折的估计人数也将从1990年的166万上升到2050年的626万。骨质疏松性骨折由于患病率高、行动不便、对住院治疗、疗养院护理的需求增加以及死亡风险增加,给卫生服务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据估计,一个50岁以上的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平均风险为40%至50%,男性为13%至22%。2000年,全世界共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900万例,其中髋部骨折160万例,前臂骨折170万例,临床脊椎骨折140万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之间差异很大,主要与人口和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的差异有关。2007年至2008年间,澳大利亚40岁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的轻微外伤性骨折发生率为每10万人198.2例。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进行的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男性和女性在随访期间的骨折率分别约为991和1065/100000人-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观察到的骨折发生率要高得多,经年龄调整后任何骨折的患病率为男性2251/100000人-年,女性3155/100000人-年。髋部骨折的风险是最严重的,因为他们总是伴随着住院,并导致约20%的人死亡和约50%的人永久性残疾。由于人口日益老龄化,到2050年,全球女性髋部骨折的患病率预计增加240%和男性预计增加310%。流行病学预测估计,即使年龄调整后的患病率保持稳定,全世界髋部骨折的估计人数也将从1990年的166万上升到2050年的626万。在整个欧洲,年龄标准化的脊柱骨折患病率在女性和男性中分别估计为10.7/1000人-年和5.7/1000人-年。在美国,脊椎骨折的发生率要低得多,经年龄调整后,女性为1.45/1000人-年,男性为0.73/1000人-年。亚洲国家椎体骨折的年龄别患病率与西方国家相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很多。这些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可改变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也被称为固定标记物,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识别骨折高风险个体(如年龄增长、白种人、女性等)。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也称为因果危险因素,是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可操纵性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用来预测骨折的危险性和预防骨折的发生。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足够的营养素摄入,如类胡萝卜素、钙、蛋白质、吸烟、饮酒、低体重或BMD和维生素D。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亲脂性色素。它们在植物中作为光合系统的组成部分特别重要,而且在人体营养中作为生物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因此,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是一种非药物干预和预防策略,可以减少骨质流失或骨折的发生,这是一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充足的营养是影响骨骼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可改变因素。类胡萝卜素大量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其血清水平随着水果和蔬菜摄入量的增加而升高。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膳食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已被证明能保护人体抵抗活性氧。最近的体内外研究表明,活性氧和自由基参与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成骨细胞,骨细胞的凋亡,从而参与骨吸收。此外,水果和蔬菜是骨骼代谢的丰富营养来源,可能影响骨骼健康,如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一致表明,摄入更多的水果和蔬菜对骨矿物质状况有积极影响,通过其抗氧化性能调节骨代谢。活性氧可能参与骨吸收过程,水果和蔬菜特有的抗氧化剂,如类胡萝卜素,能够降低这种氧化应激。最近,有报道称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摄入量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之间呈负相关。弗雷明翰骨质疏松症研究报告了类胡萝卜素对男性大转子BMD和女性腰椎BMD4年损失的保护作用。同样,欧洲的研究表明,饮食中摄入更多的类胡萝卜素可以提高BMD,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最近的体内外研究表明,活性氧和自由基参与破骨细胞的形成,参与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凋亡,从而参与骨吸收。据报道,已有超过600多种的类胡萝卜素,而在食物和人体中仅检测到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叶黄素、玉米黄质和番茄红素,约占所有类胡萝卜素的70%。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不一致地报道了个体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BMD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关系。其中一些研究发现了饮食中类胡萝卜素的摄入与低骨折发生率之间的关联,但不是全部。α-胡萝卜素是食物中常见的类胡萝卜素之一,也具有维生素原A活性。与另一种类胡萝卜素一样,它具有抗氧化和可能抗癌的特性,并可能增强免疫功能。从α-胡萝卜素的来源来看,72%的α-胡萝卜素是由黄橙色蔬菜提供的。最近的研究发现,膳食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和单个类胡萝卜素(如α-胡萝卜素)仅与男性髋部骨折风险呈负相关。然而,弗雷明翰骨质疏松症研究表明,如果参与者分别处于总类胡萝卜素或番茄红素摄入量的最高三分位,那么他们发生髋部骨折或非脊椎骨折的风险会降低,但α-胡萝卜素饮食与此无明显关联。水果和蔬菜是β-胡萝卜素抗氧化剂的主要来源,具有骨骼健康的特性。因此,抗氧化剂是使活性氧失活的保护剂,从而显著延缓或防止氧化损伤。此外,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重要微量营养素和抗氧化剂,包括镁、钾和维生素C,它对骨骼重塑有作用,有助于减少与年龄相关的骨质疏松性骨退化和骨折风险。此外,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有助于机体抵抗活性氧,减少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膳食β-胡萝卜素与BMD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中老年人中,较高的膳食β-胡萝卜素与较低的髋部骨折风险有关。另一方面,β-胡萝卜素抗氧化剂似乎是一种活性氧,通过稳定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的生成,减少成骨细胞的凋亡,这可能导致骨吸收。番茄红素是一种由植物和微生物合成的天然色素,也是动物的产物。在人类主要的类胡萝卜素中,番茄红素的单线态氧猝灭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两倍,是α-生育酚的10倍。它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类胡萝卜素。据报道,膳食中的番茄红素及其补充剂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在细胞水平上,番茄红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再吸收活性,刺激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较高的番茄红素摄入量(12664毫克/天)对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有保护作用。他们还发现,那些每周摄入超过4.4份番茄红素的人骨折明显较少。这项研究是通过在60名50-60岁的绝经后妇女中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的,在这项试验中,补充4个月的番茄红素可以显著降低NTx的浓度。同样,弗雷明翰骨质疏松症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摄入量较高的受试者BMD损失减少,髋部骨折的风险较低。一些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患者的循环番茄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是在几种不同的水果、蔬菜、豆类、海鲜皮和鸡蛋中天然存在的类胡萝卜素。叶黄素主要来源于豌豆(16%),西兰花、卷心菜和其他多叶蔬菜各占约10%;玉米黄质主要来源于柑橘类水果(19%来自橙子)、苹果(>10%)和绿叶蔬菜和果蔬。因此,在类胡萝卜素的四个亚类中,水果和蔬菜的成分最多。一些研究表明,在弗雷明翰骨质疏松症研究中,循环叶黄素/玉米黄质与BMD、髋部骨折或骨丢失的发生之间没有关联。本研究对膳食中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与骨质疏松及其导致骨折的危险性的关系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尤其对老年人如何降低骨折的危险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一部分:类胡萝卜素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来自NHANES 2013-2018的数据目标:我们旨在研究饮食类胡萝卜素摄入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联。为饮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对公共卫生战略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论文的结果是根据2013-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收集的数据报告的。骨扫描是针对40岁及40岁以上的符合调查条件的参与者进行的。BMD是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量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利用BMD测量值来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分为正常(低于年轻成年人BMD均值不超过1个SD),骨质减少(低于年轻成年人BMD均值1到2.5 SD之间),骨质疏松症(比年轻成年人的BMD平均值低2.5 SD)和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年轻的成年人的BMD平均值低于2.5 SD且出现骨质疏松症性骨折)。饮食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是指从连续两个24小时的饮食召回中确定的每种类胡萝卜素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有完整有效的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股骨颈、全髋和腰椎BMD数据的参与者被纳入本分析。排除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股骨颈、全髋和腰椎BMD以及BMD试验中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数据不完整和无效者。平均值(SD)描述正态分布的变量和中位数(第一个四分位数,第三个四分位数)描述非正态分布的变量,而分类变量则利用频率和百分比进行描述。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因为数据中的缺失值会降低模型的效能,使我们得出错误的推论,从而导致错误的预测和分类。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广义平均归因法来替换缺失值。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来检测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和BMD之间的线性关系。对于模型拟合的评价,我们采用了Akaike信息准则(AIC)和Bayesian信息准则(BIC),以最小值为模型的最佳拟合度和最佳指标。用Fisher的r-to-z变换方法检验相关系数的统计显著性。所有分析均采用R和SAS进行。结果:1.该研究共纳入3533名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40名,占研究总人口的49.25%,女性为1793名,占50.75%。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2.13岁。超过75%的研究人群处于超重范围,平均体重指数(BMI)大于25 kg/m~2。52.20%的研究人群患有高血压。饮酒者的比例为81.85%,非使用者为18.15%。研究人群主要是非西班牙裔白人(1482人),其次是非西班牙裔黑人(838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1.95%和23.72%。2.钙和维生素D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86 mg/d/kcal和4.50 mg/d/kcal。研究对象进行体力活动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14小时/天。番茄红素在各类胡萝卜素中平均摄入量最高的,其中位数为2.021 mg/d/kcal。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日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097,1.310和0.913 mg/d/kcal。研究对象平均股骨颈、全髋和腰椎的BMD分别为0.77 g/cm~2,0.94 g/cm~2和1.01g/cm~2。3.髋关节BMD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β=-0.003,P<0.001)、女性(β=-0.136,P<0.001)、BMI(β=0.009,P<0.001)、非西班牙裔白人(β=-0.033,P<0.001)和非西班牙裔黑人(β=0.025,P<0.001)对全髋BMD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年龄的增长和女性是降低全髋BMD的高危人群(P<0.001)。BMI和非西班牙裔黑人对全髋BMD有保护作用(P<0.001)。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既往高血压病史、体育活动和钙摄入量对全髋BMD没有影响。同样,非西班牙裔白人与全髋BMD的关系呈负相关。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年龄增长(β=-0.002,P<0.001)、女性(β=-0.098,P<0.001)、BMI(β=0.009,P<0.001)、无高血压病史(β=-0.015,P=0.028)、无饮酒史(β=-0.009,P=0.039)、非西班牙裔白人(β=0.043,P<0.001)和非西班牙裔黑人(β=0.085,P<0.001)与腰椎BMD显著相关。腰椎BMD随BMI每增加1个单位而增加0.009(β=0.009,P<0.001)。非西班牙裔白人和黑人与腰椎BMD的关系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膳食番茄红素摄入量与股骨颈(r=0.051;P=0.003)和髋关节全髋BMD(r=0.067;P<0.001)呈正相关关系。同样,α-胡萝卜素(r=0.077;95%CI:0.034,0.121)和β-胡萝卜素(r=0.058;95%CI:0.015,0.102)与腰椎BMD呈正相关关系。6.在调整了年龄、性别、BMI、饮酒、高血压病史和种族后,对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股骨颈、全髋和腰椎BM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红素摄入量与股骨颈(β=0.001;P<0.001)和全髋BMD(β=0.001;P<0.001)之间存在正相关。7.膳食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摄入量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β=0.002;P=0.035)。8.我们在股骨颈,全髋和腰椎BMD模型中比较了对饮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的拟合情况。校正所有协变量后,我们比较了股骨颈BMD与α-胡萝卜素(AIC=-3507.46,BIC=-3489.09),β-胡萝卜素(AIC=-3505.84,BIC=-3487.47),番茄红素(AIC=-3524.48,BIC=-3496.11)和叶黄素+玉米黄质(AIC=-3508.36,BIC=-3489.97)之间关联的模型结果。虽然,该模型的结果适用于具有α-胡萝卜素的全髋BMD(AIC=-2868.35,BIC=-2849.98),β-胡萝卜素(AIC=-2868.24,BIC=-2849.88),番茄红素(AIC=-2882.90,BIC=-2864.53)和叶黄素+玉米黄质(AIC=-2868.81,BIC=-2850.44)。类似地,模型也适用于腰椎与α-胡萝卜素(AIC=-1458.83,BIC=-1441.98),β-胡萝卜素(AIC=-1453.59,BIC=-1436.74),番茄红素(AIC=-1447.57,BIC=-1430.72)和叶黄素+玉米黄质(AIC=-1446.67,BIC=-1429.82)之间关系的研究。Akaike信息准则(AIC=-3524.48)和Bayesian信息准则(BIC=-3496.11)的结果表明,饮食中番茄红素的摄入是股骨颈和全髋BMD的最佳指标。它也是股骨颈和全髋BMD模型中的最佳指标。α-胡萝卜素摄入量是腰椎骨矿物质密度模型的最佳拟合。Akaike信息标准(AIC=-1453.59)和Bayesian信息标准(BIC=-1441.98)的结果证实,饮食中α-胡萝卜素的摄入量是腰椎BMD的最佳指标。结论:1.膳食中番茄红素的摄入量与股骨颈和全髋BMD呈线性正相关。2.叶黄素+玉米黄质摄入量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3.AIC和BIC结果也证实,在股骨颈和全髋关节BMD模型中,膳食番茄红素摄入量是最佳指标。4.饮食中富含番茄红素和叶黄素+玉米黄质的类胡萝卜素可能对防止BMD损失及其导致的骨折风险具有正向作用。第二部分:类胡萝卜素摄入量和骨折风险的横断面研究:2013-2018年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目标:我们旨在研究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骨折风险之间的潜在关系。为合理充足的膳食如类胡萝卜素对降低骨折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这项研究对于如何降低老年人骨折的危险性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自2013-2018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通过广泛的家庭访谈收集人口统计和健康史信息,并在流动检查中心(MEC)进行标准化体检,包括人体测量、血压和实验室测量。有完整有效的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和骨折数据的参与者被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年龄小于40岁,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和骨折数据丢失或无效者。此外,因严重创伤(如车祸、摔倒)导致的骨折,以及在BMD测试中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排除于本研究。校正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倾向评分用来估计先前骨折病例的概率。倾向性评分相似性采用卡尺宽度等于0.25的标准差(SD)的logit评分,基于无替换和最近邻匹配,将每个既往骨折病例与非既往骨折病例按1:4的比例进行匹配。在描述性分析中,对于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对于非正态分布的协变量用中位数(第一个四分位数(Q1),第三个四分位数(Q2))表示,而分类变量用频率表示。我们使用广义平均插补方法来替代缺失值。在未调整和调整的模型中,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检验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骨折风险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Akaike信息准则(AIC)和Bayesian信息准则(BIC)来评估模型的拟合度,AIC和BIC的值最小,即为模型的最佳拟合值,也是衡量骨折风险结局的最佳指标。所有分析均采用R和SAS进行。结果:1.2013-2018年NHANES共有5491名40岁及以上的参与者被纳入。经过1:4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析了1140例既往有骨折病例和4351例既往无骨折病史的受试者。在所有纳入的受试者中,男性2609人,占47.51%,女性2881人,占52.49%。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5.62岁。超过75%的研究人群处于超重范围,平均体重指数(BMI)大于25 kg/m~2。44.64%的研究人群患有高血压。在本研究的总人口中,84.87%为饮酒者,15.13%为非饮酒者。研究人群主要是非西班牙裔白人(2177人),其次是非西班牙裔黑人(1317人),分别占研究对象总数的39.65%和23.98%。2.在描述性分析中,膳食中番茄红素的摄入量是各类胡萝卜素中平均摄入量最高的,其中位数为2.170 mg/d/kcal。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玉米黄质的膳食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0.085、1.210、0.041和0.885 mg/d/kcal。研究对象的钙平均摄入量为0.89 mg/d/kcal。维生素D的膳食摄入量中位数为4.00mg/d/kcal。同样,每天进行的体力活动时间中位数为1.67小时/天。3.在骨折风险和相关因素的多变量分析中,我们包括了年龄、高血压病史、饮酒和种族等变量。在此分析中,既往无高血压病史(OR=0.864;95%CI:0.746,0.998;P=0.045)显著降低了骨折风险。对于非酒精使用者,酒精使用者的骨折风险的优势比为0.658(95%CI:0.401,0.942)。然而,非西班牙裔白人(OR:1.635;95%CI:1.289,2.089;P<0.001)与较高的骨折风险相关。4.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了膳食中单个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骨折风险之间的关系。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病史、饮酒和种族后,该分析结果显示,膳食中番茄红素的摄入显著降低了骨折的风险。平均2.17mg/day/kcal番茄红素的膳食摄入可使骨折风险降低1.4%(OR:0.986;95%CI:0.975,0.997,P=0.016)。此外,膳食中α-胡萝卜素(OR:0.989;95%CI:0.907,1.094;P=0.990)、β-胡萝卜素(OR:1.009;95%CI:0.969,1.032;P=0.953)和叶黄素+玉米黄质(OR:0.983;95%CI:0.952,1.012;P=0.263)的摄入量与保护骨折风险有关,但无统计学意义。5.在调整了所有协变量之后,Akaike信息标准和Bayesian信息标准获得了骨折风险与α-胡萝卜素(AIC=5613.23,BIC=5626.46),β-胡萝卜素(AIC=5612.26,BIC=5625.48),番茄红素(AIC=5606.24,BIC=5619.46)和叶黄素+玉米黄质(AIC=5610.71,BIC=5623.94)之间的关系。AIC(5606.24)和BIC(5619.46)的结果表明,与其他类胡萝卜素相比,饮食中番茄红素的摄入是保护骨折风险的重要营养素。结论:1.膳食中番茄红素的摄入量可使骨折风险降低1.4%。2.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玉米黄质是骨折的保护因素,但无统计学意义。3.类胡萝卜素的摄入可以预防老年人的骨折风险。第三部分:类胡萝卜素摄入与骨折风险:Bayesian荟萃分析目标:采用Bayesian方法研究类胡萝卜素摄入量与骨折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我们系统地搜索了Pub 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的相关数据库,以寻找2020年12月之前的相关研究。用于搜索的医学主题标题(Me SH)为“α-胡萝卜素”或“β-胡萝卜素”或“番茄红素”或“叶黄素+玉米黄质”或“叶黄素”或“玉米黄质”或“类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和“骨折”或“骨折”或“骨质疏松”。我们还根据已发表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进行了手动搜索。纳入本mete分析的研究基于以下标准:(1)以英语书写;(2)原始人类研究;(3)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或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暴露;(4)结果为骨折;(5)研究提供了骨折风险估计。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个体研究的质量,6星级及以下的研究为低质量,7星级及以上的研究为高质量。使用频度和Bayesian随机效应模型来综合各个研究的数据。在Bayesian模型中,必须指定先验分布。因此,我们在模型中使用了三种不同的先验分布来计算效应:非信息性、怀疑性和热情的先验分布。使用Cochran的Q-统计量检验评估各研究的异质性,使用I~2统计学量化不一致性,使用爱格检验评估发表偏倚。所有分析均由Win BUGs和R统计软件进行。结果:1.总共纳入10项研究。参与者年龄在25到90岁之间(平均年龄:59.8±10.2岁)。这些研究的NOS评分范围从5到9星不等,7个研究的评分在7分以上,被认为是高质量的。2.α-胡萝卜素摄入量与任何骨折风险呈负相关(RR:0.92,95%Cr I:0.71,0.99),但与髋部骨折风险无关(RR:1.04;95%CI:0.67,1.50)。摄入α-胡萝卜素可使骨折风险至少降低0%的后验概率为81%。在纳入的研究中,发现任何骨折风险(P=0.51,I~2=0.0%)和髋部骨折(P=0.56,I~2=0.0%)没有显著的异质性。3.在先前的怀疑分析中,饮食中的β-胡萝卜素摄入量与骨折风险降低32%相关(RR:0.68;95%可信区间(Cr I):0.53,0.85)。β-胡萝卜素摄入量将任何骨折的风险至少降低20%的后验概率为95%。4.在按设计分析的亚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病例对照研究(RR:0.55;95%Cr I:0.14,0.96)和队列研究(RR:0.82;95%Cr I:0.58,0.99)中,膳食β-胡萝卜素对骨折风险有保护作用。在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中,β-胡萝卜素摄入将任何骨折的风险减少至少10%的后验概率分别为77%和92%。5.按地理区域划分,在中国/新加坡进行的研究中,β-胡萝卜素摄入量的骨折风险综合RR为0.58(95%Cr I:0.28,0.89),美国为0.88(95%Cr I:0.39,1.38),而欧洲为0.91(95%Cr I:0.75,1.00)。在中国/新加坡、美国和欧洲,摄入β-胡萝卜素可使骨折风险至少降低10%的后验概率分别为95%、62%和44%。6.对于β-胡萝卜素摄入量,男性骨折风险的综合RR为0.88(95%Cr I:0.73,0.99),女性为0.76(95%Cr I:0.44,1.07)。在男性和女性中,摄入β-胡萝卜素可使骨折风险至少降低10%的后验概率分别为85%和83%。7.在经典mete分析中,髋部骨折风险的总RR为0.63(95%Cr I:0.44,0.82)。β-胡萝卜素摄入使髋部骨折风险至少降低10%的后验概率为99%。在髋部骨折中发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异质性(P<001,I~2=91.8%)。8.对于膳食番茄红素摄入量,任何骨折风险的合并RR为0.94(95%Cr I:0.67,0.95)。同样,髋部骨折的合并RR为0.92(95%Cr I:0.81,0.1.04)。番茄红素摄入将任何骨折的风险至少降低0%的后验概率为67%。统计学上发现髋部骨折的异质性证据(P<0.001,I~2=84.2%),但在任何骨折中均未发现异质性(P=0.78,I~2=0.0%)。9.叶黄素+玉米黄质摄入量的骨折风险合并RR为0.95(95%Cr I:0.69,1.25)。同样,髋部骨折的合并RR为0.87(95%Cr I:0.46,0.1.65)。叶黄素+玉米黄质摄入量将任何骨折的风险至少降低0%的后验概率为69%。髋部骨折风险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异质性(P<0.001,I~2=96.8%),但在所有纳入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任何骨折(P=0.69,I~2=0.0%)10.漏斗图的可视化显示,各研究之间不存在不对称性。尽管如此,在纳入的研究中,使用爱格检验(P=0.09)和贝格检验(P=0.19)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发表偏倚证据。结论:1.我们发现膳食中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摄入量与骨折风险降低8%、32%和6%有关。2.我们的mete分析结果表明,饮食中摄入更多的类胡萝卜素(特别是: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可能对预防骨折风险存在有利作用。3.膳食类胡萝卜素的摄入可能对骨骼健康和相关骨折风险有保护作用。其中,大量摄入富含类胡萝卜素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可能对骨骼健康和降低骨折风险有好处。
其他文献
由于教育改革的变化,小学教育中又增添了课后服务来提高小学生的教学品质。课后服务的目的在于完善小学生的课后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在课后轻松成长,能减轻家长课后教育的负担。时代精神的号召下,教学形式不应该是单一乏味的,所以课后服务形式也应该创新提升。本文将围绕创优课后服务形式讨论如何落实小学数学素养教学,让小学生在课后也能快乐学习,自我成长。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科学把握作业设计的维度,提升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是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挖掘作业设计的内容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伴随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教师要针对学习的不同阶段,挖掘对应性作业,让设计的作业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铺垫感知阶段创设探究情境。
期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和谐的民族关系。基于关系建构主义视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建构各民族的共生关系、利益关系、合作关系和情感关系。同时,需要遵循关系原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治理关系选择的过程、民主关系文化的展现、身份关系语境的建构和分歧关系视角的理解。为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考虑他人想法来提升民族认知、以沟通交流达成民族共识、以民主素质扩展民族包容、以担当意识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入党誓词言犹在耳,不忘初心谨记心间。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展开,"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
期刊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教师来说,幼儿园班级的管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幼儿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小,对教师处于盲目崇拜阶段,听从教师指挥,便于管理;另一方面,此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领悟教师下发的任务,自制力差,好动性强,不利于班级秩序的管理。一、教师营造合理的班级氛围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处于离开父母的初级阶段,
期刊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强调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战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行动。从“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理念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典型代表,经历千百年的衍绎,形成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及语言体系。水墨不仅意味着一种物质材料或技法语言,更是以精神意象为审美框架的文化程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水墨画在创作风格上与内容描绘上也更加注重融入现代性的元素。本文主要着眼对水墨画的审美特征及现代性进行探讨。
研究保定市不同主体功能区划下乡村地域功能格局,并进行功能分区,识别其乡村功能发展的障碍因素。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及重复二分聚法实现乡村地域功能分区,利用障碍诊断模型乡村地域功能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定市乡村地域农业生产功能最高值为0.628,高值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及南部平原区域,功能值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工业生产功能最高值为0.630,高值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