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变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丘陵区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黄土丘陵区不但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地形和土壤质地也有很大的差异。土地利用变化是驱动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改变的主要因素。然而,截至目前,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随土地利用的变化还没被完全阐明,尤其是深层土壤(>100 cm)。因此,我们在黄土丘陵区园则沟小流域研究了坡面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地,枣林,7年撂荒草地,30年撂荒草地)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变化。量化了深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对整个土壤剖面的贡献量。此外在浅层土壤(0-100cm)我们还分析了土壤质地(粘粒、粉粒和沙粒)和地形因素(海拔、坡度和坡向)对土壤有机碳,全氮以及全磷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坡面和沟道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全磷的差异。本实验所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整个小流域内浅层0-100cm土壤粘粒大约为14%,粉粒大约为70%,沙粒大约为16%。0-100cm土壤剖面上沙粒,粉粒,粘粒含量在30年撂荒草地上变化较大,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小。农地,枣林,30年撂荒草地,7年撂荒草地和沟道土壤水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0年撂荒草地,枣林,7年撂荒草地,农地,沟道土壤含水量均值分别是10.29%,11.66%,10.08%,11.43%,11.34%。0-20,20-40,40-60,60-80,80-100cm土层土壤的平均容重分别为1.26,1.29,1.31,1.35,1.34 g cm-3,表层0-40cm平均土壤容重较小。(2)在浅层剖面(0-100cm)上土地利用类型显著影响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分布,而20-100cm则不显著。30年撂荒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P<0.05)7年撂荒草地和农地。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质地分数和全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P<0.05或0.01),而与地形因素则呈现较弱的相关关系。方差分析表明在0-40cm土层坡面与沟道土壤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40cm土层下,坡面与沟道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差异性。在深层剖面(0-18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深层土壤却有着较高的土壤有机碳封存量。在4种土地类型上,农地,7年撂荒草地,30年撂荒草地和枣林土壤有机碳在100-1800cm的积累量分别是浅层100cm的90.6,91.6,87.5,和88.6%。(3)在浅层剖面(0-60cm)上土地利用类型显著影响表层0-20cm土壤全氮含量,20-60cm则不显著。而全磷含量在整个0-60cm土层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在0-6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沿土壤剖面呈减少趋势,而全磷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则无明显规律性。与土壤有机碳相同的是土壤全氮、全磷与土壤质地(粘粒,粉粒和沙粒)呈显著性关系,与地形条件(坡向,坡位和海拔)有较弱相关性。方差分析表明在0-60cm土壤剖面上,坡面与沟道土壤全氮含量在0-40cm土层有显著性差异,在40-60cm没有显著性差异。坡面与沟道土壤全磷含量在0-60cm土层都有显著性差异。农地,7年撂荒草地,30年撂荒草地和枣林100-1000cm土层土壤全氮总储量分别占整个1000cm土壤剖面的70.6,81.5,69.3和78.6%;全磷总储量分别占40.6,51.5,49.2,和38.74%。
其他文献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坚果树种之一。新疆是核桃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已成为我国核桃的主要产区之一。关于新疆核桃资源的研究多从单一角度进行分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紧缺问题日益显著.加剧耗能会产生较高的负面影响,为此要注重根本性的节能.对于卷烟厂来讲,其在生产过程中会频繁应用计量器具来获取精确的数值,所以
本文主要针对混凝土质量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近些年,包头市许多地片的油松出现了整束针叶从先端开始整齐向针叶基部逐渐变红的症状。为了分析养分对油松针叶红化现象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包头市红化油松与正常油松的
本研究基于江西省11个城市历年火灾资料、人口资料、夜间灯光指数、日照和降水量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社会经济要素、气候条件的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