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备战2008年奥运会女子体操运动员技术训练现状调查与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zhen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作为奥运会主角的各项目体育健儿们也都开始了最后的紧张训练和强化能力阶段,而加强对2008年奥运会备战队员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我国体育界当前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保证我国体育健儿能在2008年奥运会再现辉煌的根本。 竞技体操作为我国在2008年奥运会争光计划的拳头项目,全国人民对其在此次奥运会的表现都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但是,当今各国体操水平发展十分迅速,体操强国的整体实力与技术水平相当接近,后起之秀也在厉兵秣马紧逼强国。随着我国女子体操队不断的发展成熟,从战略角度上来看,可以把女子体操队作为我国2008年奥运会争光新的闪光点。因此,如何保证我国竞技体操项目完成2008年奥运会争光计划,确保我国女子体操队能够有新的发展,就必须对现阶段备战队员要不失时机的加以重视和了解。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演绎等方法,对竞技体操后备力量人才的年龄结构、人数分布、训练状况和技术水平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技术水平不容乐观,缺乏各项目比较全能的尖子选手和明显存在的强弱项现象。并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对策: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尽快的组建一个针对奥运会体操比赛的智囊团,制定多年系统科学的可控性训练计划,加强提高科学训练和管理水平;为了夺得体操奥运会金牌,在重视全能型优秀运动员培养的同时,应加强特色运动员的培养,以满足我国体操代表团组队的决策需要;建议教练员应不断注视运动员周边的环境变化,为主力队员提供多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以提高运动员的知名度,并在大赛中锻炼成长。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我国今后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培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教练员改进训练过程中的不合理成分,寻求途径和办法,以适应2008年奥运会赛场上的激烈角逐。
其他文献
朱智贤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我国心理学界的泰斗。他不仅为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建构了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框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心理学工
网络仅仅为网络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电大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只是网络教育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电大的网络教学资源真正为学生所用,保证学生用得上、用得起、喜
体育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保持运动习惯的生活方式,体育参与行为是体育生活方式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衡量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体育生活方式的根本着眼点。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体育
对风险认知的关注是如今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风险沟通是科学理解公众对威胁反应和认知的有效途径。而在风险沟通过程中信息的特征引起了无论是执政者还是研究者更多的关
否定陈述作为个体思维表达的重要方式与内在认知紧密联系。对否定陈述的研究发现,面对与刻板预期不一致的信息时,人们会更多的使用否定陈述,研究者将这一语言现象称为否定偏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深入进行,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遵循“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