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天堂——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生态女性意识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国内外评论家分别   从不同侧面对海明威其人及其创作进行了探讨。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的兴起,一些评论家开始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海明威的作品,但他们尚未对海明威的生态女性意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体现进行系统的分析。   本论文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基础,采取跨学科与文本阅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海明威在其小说《永别了,武器》中表现的生态女性意识。在《永别了,武器》中,和谐的自然遭受战争破坏,疯狂的战争剥夺了人的生命和幸福,影响了非人的世界。在战争中,即使拥有理想伴侣,这个爱情故事仍以凯瑟琳及婴儿的死亡而终结,亨利最终未能逃离战争的厄运,失去了曾拥有的天堂。论文证明海明威在该小说中展示了一种自然与人类之间、男人与女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正是这种相互关联而不是互相支配的伦理观,才能   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海明威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意识的作家。
其他文献
话语分析的概念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学科的雏形开始逐步形成,在近些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其理论和方法被开始应用于分析戏剧文本。作为戏剧扩展形式之一的电视
谭恩美是当代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出版了四部小说,两部儿童文学作品,获得过“美国图书批评家奖”、“海湾地区奖”、被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其小说以跨文化思考,族裔文化
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一部经典的短篇小说集《俄亥俄州的瓦恩斯堡镇》(又译《小镇畸人》),是现代美国文学史上对“荒原”主题的一次阐述。安德森塑造了一群灰心丧气、寂寞
《宠儿》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最震撼人心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取材于真实的奴隶悲剧:母亲不忍看到爱女重新沦为奴隶,被逼无奈之下亲手终结其生命……
作为语言的社会变体,男女语言的性别特点和差异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几乎涉及所有语言在不同语言学层面上体现出来的性别差异。然而,运用语用学基本理论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