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中空介孔氧化硅微粒的SPEEK/IL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使用固体薄膜作为电解质,具有功率密度高、启动速度快、携带方便等特点,可作为手机、电脑等便携式电源,也可以作为汽车、小型电站等电源,被认为最具有前景的新型清洁能源。PEMFC使用的薄膜为质子交换膜(PEM),其作用为阻隔燃料与氧化剂,隔绝电子,导通质子。目前在PEMFC中使用的为全氟磺酸类复合膜,最为代表性的为Nafion系列。但是它以水为质子载体进行质子传导导致工作温度不能过高(<80℃),长时间加湿导致膜的高溶胀,以及低温催化剂活性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  离子液体(ILs)作为中温、无水电解质有着广泛的研究,但是液态的电解质在复合膜基质内容易随着阴极产生的水流出复合膜外。因此增强离子液体的保留能力对此类复合膜的研究尤为重要。  无机氧化物如SiO2其所含的羟基极易与离子液体形成氢键,有报道介孔氧化硅大量的孔道使其拥有大的比表面积,对离子液体的保留能力有一定的增强。而中空结构的氧化硅颗粒具有更大比表面积、比孔容和密度。  本文通过stober法制备了氧化硅颗粒模板,并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B)进而制备了中空介孔氧化硅颗粒(HMSS)。掺杂HMSS以磺化聚醚醚酮(SPEEK)为基质以ILs为电解质制备了SPEEK/IL/HMSS中温、无水导电的复合膜。研究了膜材料的结构、热稳定性、电导率以及HMSS对离子液体流失的影响,制备了实心二氧化硅与空心结构作对比。  其主要结果如下:  1)成功制备了中空介孔氧化硅颗粒,其空腔直径约为200nm左右,外壳厚度为70nm左右,平均孔径2.17nm;  2)通过掺杂中空介孔氧化硅颗粒首次制备了SPEEK/IL/HMSS中温无水复合膜,复合膜均为淡黄色均匀、透明的薄膜,厚度在0.2-0.4mm之间;  3)FT-IR结果表明,复合膜中各组分靠分子间作用里结合。热重(TG)结果表明,复合膜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其分解温度均高于300℃;  4)复合膜离子液体流失的测试结果表明,HMSS掺杂量的增多极大地减少了离子液体的流失,掺杂10%时离子液体流失率仅为7.02%。并且中空结构的氧化硅颗粒对离子液体保留能力要远远高于实心氧化硅颗粒;  5)电导率的测试结果显示,复合膜在中温、无水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SPEEK/IL/HMSS-2.5复合膜在200℃时电导率达到8.33×10-3S/cm。但是无机氧化硅的加入会降低电导率,对电导率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建党79周年前夕,
本实验首次选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方法(GC×GC/TOFMS)分析研究了部分国产和进口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经筛选色谱条件,分析比较了该方法与GC/FID、GC/MS、GC/TOFMS方
在我国绘画历史的长河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由于顾恺之生活的时代的特殊性,造就了他的情感与艺术也很特别,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的艺术风格。顾恺之“传神写照
本论文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一代到四代的芳醚树枝形聚合物,并对树枝形聚合物核心或外围进行了修饰,通过稳态、瞬态以及光化学反应的方法研究了芳醚树枝形聚合物体系内电子转移和
有机锂试剂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首先综述了有机二锂和有机单锂化合物的环化反应,然后结合我们组对1,4-二锂-1,3-丁二烯及1-锂-1,3-丁二烯衍生物的反应性研究工作提出
多年来 ,众多回忆和研究都认为 :1925年八九月间五卅运动的结束 ,是中共中央为防止工人孤立并保存已得到的成果 ,实行逐步退却的结果 ;还认为 ,当年11月的“首都革命”是在中国共产
利用金属-配体配位键构筑具有特定结构类型和功能的配合物是超分子化学研究和晶体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迄今人们已合成了具有分子多边形、多面体、螺旋、链状、层状和三
TTF(TTF=四硫富瓦烯)化学是目前分子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有机导体-超导体领域中,TTF及衍生物作为电子给体是其研究的基础;目前TTF已不仅限于有机导体一超导体的研究,而是更多
从1941年钱君匋编、费新我绘连环画《家》出版后,巴金的《家》被改编为多种版本的连环画,呈现出名作的艺术魅力和重要影响。四种《家》的连环画改编中,李仲源分别写了三兄弟
由于在基础研究和应用上的重要性,一维纳米材料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纳米器件,如逻辑电路,化学传感器,电致纳米激光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一维纳米材料是纳米电子和纳米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