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致病性大肠杆菌O2:K1菌株IMT5155基因组特征及DE205B株黏附素和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一类典型的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 coli, ExPEC),APEC通过呼吸道感染禽类,在呼吸道和肺组织定殖,强毒株能引起肺组织的严重病变和炎症反应,包括气囊炎和肺炎,强毒株可以突破肺脏的免疫防御进入血液,进而引起败血症和多系统混合感染。禽大肠杆菌病(Avian Colibacillosis)是危害养禽业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对养禽业造成严重损失,由于当前研究成果不能全面揭示APEC感染禽宿主的致病机制,并且APEC具有血清型多样性特征,目前没有有效防控APEC感染禽宿主的疫苗。本文对APEC 02:K1血清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鉴定APEC基因组特征,对APEC流行毒株进行致病力评价,筛选和鉴定APEC新的毒力因子和转录调节因子,研究结果丰富了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制的认识。1.APEC02:K1血清型菌株IMT5155全基因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本研究首次对APEC 02:K1血清型毒株IMT5155进行全基因测序,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分析IMT5155演化关系和基因蓝图,结果表明IMT5155与典型的ExPEC强毒株具有相近的演化关系;通过对IMT5155基因组的毒力岛分析,发现了一个APEC 02:K1血清型菌株特有的基因岛,这个新的基因岛命名为PAI I5515(GI-12);另外,两个六型分泌系统(T6SSs)分别位于IMT5155的基因岛GI-7和GI-16,并且普遍同时存在于ExPEC O1、02和018优势血清型菌株;IMT5155含有两个质粒,其中大质粒p1ColV5155含有多类毒力因子,其影响APEC的致病力;对B2ExPEC泛基因组中毒力因子进行分类和基因分布分析,结果表明B2群ExPEC强毒株基因组中部分类型的毒力因子为APEC/ExPEC特有的毒力因子,比如黏附素、侵袭素、毒素和涉铁系统等;通过4种动物模型对APECO1:K1和02:K1血清型菌株(中国分离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属于强毒株,能引起较强的禽大肠杆菌病,并且能引起大鼠乳鼠的脑膜炎,表明APEC O1:K1和02:K1菌株可能具有人畜共患潜力。2. APEC自分泌黏附素AatB的鉴定和功能分析通过比较分析APEC基因组发现了一个新的APEC自分泌黏附素基因aatB,其碱基序列长度为1017bp,编码一个36.3kDa的蛋白,对AatB结构预测分析证实其具有典型的AT结构域,包含N端信号肽、膜外功能域和C端β折叠跨膜域,基因分布检测表明aatB在APEC分离株分布率为26.4% (72/273),而aatB基因在ECOR D和B2群APEC菌株中分布率较高(接近70%)。本研究构建DE205B aatB的缺失株和互补株,实验证实aatB的缺失会降低DE205B对DF-1细胞的黏附能力和对雏鸭的致病力(LD50),并且降低DE205B在雏鸭肺脏内的定殖能力,而aatB互补株的致病力基本恢复至野生株水平,以上实验结果证实AatB与APEC的致病力有直接相关性,AatB能够影响APEC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定殖,并且Western blot证实AatB可以激发雏鸭产生对应的抗体。另外,生物被膜实验证实AatB能够介导无F I菌毛E.coli AAEC189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3. APEC自分泌黏附素UapB的鉴定和功能分析APEC强毒株DE205B编码一个典型的传统AT蛋白UpaB,本研究对该蛋白进行功能鉴定,并构建APEC强毒株DE205B的upaB基因缺失株,结合前期对APEC ATs(AatA和AatB)致病力的研究,构建了基因upaB、aatA和aatB的双缺失和三缺失菌株。PCR检测发现upaB基因在APEC菌株中的分布率为41.9 %,并且主要分布于ECOR B2和D群(分布率~70% );黏附试验证实UpaB介导DE205B对DF-1 cells的黏附,并且UpaB能提高无菌毛菌株AAEC189的凝集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与野生株DE205B相比,upaB、aatA和aatB双缺失或三缺失菌株显著降低其对DF-1细胞的黏附能力和对雏鸭早期感染时在肺脏内定殖的能力,伴随着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上升;在DE205B△upaB/△aatA/△aatB早期感染阶段,RT-PCR检测发现该菌株的菌毛黏附素基因(yqiL和yadN)及空泡形成毒素基因vat(编码AT家族蛋白)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在体外LB培养时,因此推测在感染过程三缺失菌株DE205B△upaB/△aatA/△aatB试图通过上调毒力因子(YqiL、YadN和Vat)的表达水平以补偿其致病力;实验证实UapB、AatA和AatB均具有免疫原性,疫苗接种相关蛋白对雏鸭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免疫保护力,因而ATs (UapB、AatA和AatB)可以作为APEC亚单位疫苗的候选对象。4.转录调节因子AutA/AutR调控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通过呼吸系统感染禽类宿主,APEC可以迅速地调整毒力相关因子的表达模式以促进对宿主的感染定殖,在这个感染过程中需要特定的转录调节因子参与APEC毒力因子表达调控。这些受调节的毒力因子包含自分泌黏附素和K1荚膜,这两种毒力因子促进APEC黏附定殖于宿主的巨噬/非巨噬细胞,及利于APEC耐受血清杀菌作用。本研究发现并命名了两个新发现的转录调节因子AutA和AutR,基因autA和autR位于DE205B基因组的UpaB基因簇,基因分布检测证实UpaB基因簇主要APEC B2和D群分离株。RT-PCR和β半乳糖苷酶试验证实AutA和AutR共同调控DE205B黏附素UpaB的表达,电泳迁移分析和体外转录试验证实AutA和AutR可以直接与upaB启动子区域结合,AutA可以激活upaB转录,而AutR通过阻碍AutA的活性来抑制upaB转录。不仅如此,转录组分析发现AutA和AutR共同调节APEC 一百多个基因的mRNA转录,受调控的基因表达产物包括黏附素、K1荚膜和酸耐受系统等。进一步研究表明,在APEC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时,AutA和AutR共同调节K1荚膜和酸耐受系统的表型异质性表达。本研究证实在APEC与宿主细胞环境互作时,转录调节因子AutA和AutR能互惠型调控黏附素、K1荚膜和酸耐受系统的表达,AutA和AutR能介导DE205B的表型适应力,包括黏附能力、胞内存活能力、血清抗性、雏鸭肺脏内早期定殖和败血症等,AutR和AutR的表型异质性调节能促进APEC的感染。
其他文献
<正> 小城镇的迅猛发展是近年来我国逐渐高涨的城市化动运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1978至1985年,我国市镇人口总增长量2亿人中,镇人口增长占62.4%,同期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增至36.6%,提高了18.7%,其中9.8个百分点是由镇人口的增长引起的。 推动这个变化的主要力量来自发展小城镇的政策。本文将简略描述这些政策的预期目标
董贤是汉哀帝时代的第一宠臣,他才20出头,就被封为大司马,名列三公九卿之首,朝廷中大臣奏事,都要先经由他的手,而他之所以能爬到这
期刊
本文试图围绕着这一问题意识——浪漫主义与媒介技术的关系——来考察基特勒的代表作《话语网络1800/1900》中前半部分对“话语网络1800”的分析,同时展示基特勒是如何从媒介
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是猪的高致死性、烈性传染病——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的病原体。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对猪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目的 探讨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RBD)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生理特征。方法 对 6例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及 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 ,进行了连续 2次的全夜录像 多导睡眠生理
目的 :研讨甲状腺激素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 6例冠心病患者、2 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及 3 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一、江苏高院《解答》原文建设工程合同案件专属管辖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8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按照不动产
<正> 本文试图说明,资本内部的矛盾运动导致了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最终将抑制资本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因此,世界人口走向零增长,不过是资本运动的最终结果。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抽去它同其它社会共有的纯粹劳动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其动
猪耳性状是一个重要的表观特征,不同品种间相差很大。纵然人先天性外耳畸形的遗传学研究已有多次报道,但其遗传机理尚未被解析。猪是一个生理特性与人非常接近的重要模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