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当代变迁——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塘镇红烈村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家庭为基本社会单位的中国,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是个人行为规则与社会秩序的联结点,也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起点,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是土家族习惯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研究目光聚焦于社会转型背景下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当代变迁,用动态的视角阐述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在当代内容及形式上发生的变化,并探讨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揭示土家族优秀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指出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在当代的制度、社会和文化价值及与国家法的互动、传承和发扬。   本文除了导论外共分四章,其论证逻辑和过程如下:   第一章介绍土家族婚姻习惯法的当代变迁:婚姻的缔结步骤、形式及内容的变迁;离婚改嫁及财产分配的变化;媒妁之言现在仅具形式意义等。   第二章介绍土家族家庭习惯法的当代变迁:族规家训的惩罚功能在消失,内容开始吐陈纳新;上门过继的规则更加灵活自由;老人赡养义务上具有与国家法律趋同的倾向;出嫁的女儿开始获得继承遗产的资格,且在遗产分配的方式上也有所变化。   第三章介绍土家族婚姻家庭纠纷解决机制的当代变迁:指出婚姻家庭纠纷类型日趋复杂;解决方式变得丰富多样;调解中调解的主体、依据、难度都不同于往日;无讼观念消失;纠纷的司法、行政解决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四章首先分析了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当代变迁的动因:一是当代社会政治文化系统结构性变迁,二是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本身的缺陷,三是宗族势力逐渐削弱,四是执法、司法、普法的影响力增强。然后论述了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在文化、社会、制度方面的当代价值。最后阐述了应当在立法中体现习惯法精神、在行政与司法行为中尊重土家族习惯法、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弘扬习惯法的优良传统。   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婚姻家庭习惯法无论其内容、形式还是作用都会发生相应改变。在国家法起基础性作用的背景下,土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这种变迁具有满足土家族人民生活需要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因此应重新认识土家族习惯法的价值,恢复和发掘婚姻家庭习惯法中的优秀内容与形式,使其得到传承与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苗族传统节日之一的“鼓藏节”,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是庄重的同时也是神圣的,它体现的是对祖先的敬畏之感。希望通过对祖先的祭拜得到之后更好的馈赠,故而“
恩施市是一个土家族聚居地区,本文以恩施市柏杨乡土家族村民田大山婚姻财产纠纷为个案,运用人类学方法,进行法律的民族志写作,对传统文化与法律在纠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试图寻求与
社会保障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新疆生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