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应力开裂(Environmental Stress Cracking,ESC)是聚合物材料的一种复杂失效行为,是注塑成型高性能聚碳酸酯(PC)制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但以往的研究很少考虑成型复杂热机历史造成的制品残余应力及微结构分布对ESC行为的影响。因而,开展PC注塑制品ESC行为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预测和改善制品耐环境应力开裂性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论文针对注塑PC制品在化学溶剂作用下的ESC行为,在成型微结构分析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注塑残余应力、分子取向分布等对PC制品ESC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及制品开裂行为的成型工艺与溶剂等影响因素,主要工作包括:1.通过楔块法研究了PC注塑平板厚度方向双折射行为,考察了不同工艺下制品不同位置处的双折射和分子取向。发现在制品侧壁位置出现厚度方向双折射非对称分布,并结合模拟实验分析了注塑成型中的压力效应对制品表层拉应力分布的影响。2.结合成型微结构分析,深入探讨了四氯化碳作用下PC注塑平板制品的ESC行为。研究发现:制品开裂是在成型复杂热机历史所形成的残余应力、分子取向分布和溶剂诱导综合作用下引起。退火和剥层后浸渍实验表明,注塑制品表层存在的残余拉应力易引起开裂行为发生,并决定了裂纹深度;厚度方向分子取向的不连续分布决定了侧壁处裂纹位置和发展方向。3.研究了不同注塑工艺对四氯化碳、苯和环己烷混合液等溶剂浸渍下制品开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减少冻结取向和表层拉应力的工艺有利于预防PC注塑制品ESC行为的发生;保压压力较大时,开裂现象较为明显,而较高的熔体温度能有效提升PC制品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当聚合物材料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差值在一定范围时,容易发生环境应力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