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基质在胰腺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胰腺纤维化,研究细胞外基质的表达在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丰富胰腺纤维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寻找逆转胰腺纤维化的可能途径都有重要意义。 方法: 正常胰腺标本6例,慢性胰腺炎病人胰腺标本16例,采用柠檬酸缓冲液煮沸抗原修复法、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修复法、胰酶消化法、胃蛋白酶法对正常对照组及慢性胰腺炎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日产CX40型Olympus显微镜进行观察。 结果:正常胰腺组织:Ⅲ、Ⅳ型胶原染色在基底膜、间质纤维、导管壁、血管壁阳性,其它部位阴性。且前者间质纤维更明显,其染色阳性率分别为Ⅲ型胶原(+5/6 83.33%,++1/6 16.67%);Ⅳ型胶原(+4/6 66.67%,++2/6 33.33%)。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同Ⅲ型胶原一样在基底膜、间质纤维、导管壁、血管壁染色阳性,其它部位阴性,染色阳性率为(+6/6 100%)。层粘蛋白(laminin,LN))则在部分区域的基底膜染色阳性,间质纤维组织局灶性阳性,导管上皮、腺泡上皮染色阴性,导管周围胶原基质染色阴性,染色阳性率为(+5/6 83.33%,++1/6 16.67%)。 慢性胰腺炎组织: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胰腺实质纤维化,胰腺正常结构消失,腺泡细胞萎缩,腺管狭窄或扩张,胰管结石,间质可见各种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灶状坏死。纤维结节性腺泡小叶结构,及纤维组织增生,分割小叶呈假小叶样结构。Ⅲ型胶原:基底膜、间质纤维、导管壁、血管壁染色明显阳性,其它部位阴性。间质纤维更明显。染色阳性率为(+0/16,++3/16 18.75%,+++5/16 31.25%,++++8/16 50.00%)。 Ⅳ型胶原:基底膜、间质纤维、导管壁、血管壁染色明显阳性,其它部位阴性。基膜更明显。染色阳性率为(+0/16,++3/16 18.75%,+++5/16 31.25%,++++8/16 50.00%)纤维连接蛋白:基底膜、间质纤维、导管壁、血管壁染色明显阳性,其它部位阴性。间质纤维更明显。染色阳性率为(+ 0/16,++ 3/16 18.75%,+++8/16 50.00%,++++ 5/1631.25%)。 层粘蛋白:部分区域基底膜染色阳性,间质纤维组织染色局灶性阳性,导管上皮、腺泡上皮、导管周围基质染色阴性。染色阳性率为(+0/16,++3/16 18.75%,+++8/1650.00%,++++5/16 31.25%)。 结论:胰腺纤维化时Ⅲ型胶原、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蛋白等主要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成分的合成代谢均明显增强,提示ECM合成代谢的增强在胰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脑损伤后脑内神经元的再生和组织修复及其困难,药物治疗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往往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近年研究还发现,移植骨髓间质细胞至脑损伤区,也可促进脑功能的恢
目的: (1)研究结直肠癌的64排螺旋CT(64-multidetector-row CT,64MDCT)灌注成像时间一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及诸参数与临床病理因素(Dukes分期、浆膜浸润、淋巴
研究背景:随着动态血压的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到血压的昼夜节律及变异性。生理性昼夜血压节律是呈现“双峰一谷”长柄杓形周期性节律变化,即杓型血压。这种血压昼夜节律对适应机
目的:周围动脉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的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可引起肢体发凉、无脉、疼痛等一系列症状,重者可引起肢体坏死导致截肢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常见肢体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