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系统转型的格局与机制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步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弱化,传统以“小农”生产为特征的粮食生产组织模式呈现出结构性矛盾。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在农业劳动力与土地利用转型背景下不断演化。以乡村人地关系演变为特征的乡村生产体系变化成为研究乡村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与乡村人地关系转型密切相关的粮食生产活动作为核心研究内容,通过“理论解析—实证检验—案例研究—优化调控”构建了中国传统农区粮食生产系统转型的研究体系。以乡村人地关系转型为核心主线,通过全国、传统农区、典型县域和典型村域等多级尺度分析了粮食生产系统转型的格局及其形成机制。通过选取典型县域和村域展开案例研究,总结了粮食生产系统转型的阶段类型及其面临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通过以上不同层级的跨尺度研究,为优化乡村人地关系,保障粮食生产系统有序转型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提出了粮食生产系统的概念,基于粮食生产系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属性搭建了粮食生产系统粮食生产供给、农户生计保障、城乡转型支撑和生态环境保育四个维度的功能体系。基于跨时空尺度模式,梳理了粮食生产系统所面临的系统性扰动。从影响粮食生产系统空间弹性的内外部扰动因素入手,解析了粮食生产系统多层次连通体系,构建了跨尺度作用下粮食生产系统空间弹性的分析体系。研究发现,结合粮食生产系统扰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连通性,深入研究农业劳动力及土地利用等关键要素转型过程,可有效提升系统应对扰动的能力。  (2)构建了中国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式,初步探讨了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转型的耦合过程。通过构建粮劳弹性系数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效应系数分析了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在传统农区、西部欠发达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东南沿海农业快速转型区呈现出差异化的耦合格局。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比重变化的耦合曲线呈现阶梯式波动变化,且二者耦合关系的离散趋势不断加强。  (3)基于中国乡村人地关系转型特征,构建了人均耕地面积视角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其中包括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变化趋势和人均耕地面积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空间转型特征。基于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揭示了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式。耕地利用转型过程中粮食生产转型耦合关系区域差异明显,传统农区逐渐由“集约型”向“现代型”转变,南方地区粮食生产“衰退型”转型趋势明显。  (4)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结合重心模型,分析了1990-2015年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耕地生产率、粮食劳动生产率和农作物播种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此外,以土地利用强度的定量测度为抓手,揭示了黄淮海地区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结构变化,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耕地利用强度-村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粮食产量耦合类型时空演化特征明显;土地利用转型推动粮食生产格局不断演化,二者耦合关系模式呈现出由“拮抗”到“协调”的转化过程。此外,以黄淮海地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了二者耦合关系及其对粮食生产转型的影响。  (5)定量评价了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系统不同功能变化的时空格局及其不同功能内在关系的演化过程。1990-2015年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系统总体功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高功能都市型”、“过渡提升型”和“低功能生计型”三类粮食生产地域类型。1990-2015年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系统四个功能的耦合度均较高,相互作用明显且关联程度较高。四个维度功能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且不同时期区域差异显著。  (6)基于空间弹性分析框架提出了粮食生产系统转型阶段类型的划分方案,运用“压力-状态-响应”分析工具划分了黄淮海地区差异化发展模式下的粮食生产转型阶段类型。分别以山东省禹城市与青州市和北京市房山区作为案例区,深入研究了传统农耕型、现代市场型和城郊休闲型粮食生产系统转型阶段类型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禹城市杨桥村农业劳动力的转型为核心揭示了传统农耕型村庄实际城镇化率较低、粮食生产转型进度迟缓的现状。以青州市南小王村为例,深入分析了该村由传统农耕转变到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分阶段驱动机制。以房山区黄山店村为例,尝试分析了该村由传统农耕向城郊休闲转变的三个阶段特征及其核心驱动机制。  (7)分析了传统农耕型地区主要因人地关系转型不协调所带来的粮食生产转型问题,现代市场型地区聚焦于土地管理制度和农户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型问题,以及城郊休闲型地区资本下乡过程中如何协调“老板”和“老乡”关系为特征的转型问题。从空间弹性视角构建了粮食生产系统调控的概念框架,针对不同粮食生产系统转型阶段类型,提出了差异化的优化策略。
其他文献
退耕还林还草是中国在中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国家级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就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科尔沁沙地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重点
岷江上游气候干燥少雨,河谷两岸山坡陡峻,溜砂坡灾害时有发生,给行人及车辆安全带来较大威胁。作为山地灾害之一的溜砂坡,研究其形成机理及整治对策,对于国家的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
科学数据是人们进行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成果之一。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地球的各个圈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各个分支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非常突出;实现地球科学数
学位
19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杂乱无章的城郊用地等问题(仇保兴,2005)。对于具备不同自然条件、资源禀赋
全球旅游业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最开始注重资源导向,后来认为是市场起导向作用,进入了市场导向时代,之后开始突出产品,进入产品导向的时代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nalyze the volatile oils from the barks, stems and branches of Lindera obtusiloba Bl.. [Method] The volatile oils were extracted fro
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对于旅游地了解和掌握游客的需要和期望,评估旅游地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确认影响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关键性指标,提高旅游地科学管理水平和综合
城市是一个有别于所有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他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又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出行状况的不断恶化,公共交通出行因为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中国大城市的公交优先,大多数学者都从工程学的角度对大城市道路线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