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在接纳边缘——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农村实行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大量长期束缚在土地上的人们解放出来,为了更好的寻求生活,他们成就了中国第一代流动人口的独特风景。人口的迁移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强度都来势迅猛,随着80年代流动人口年龄的增大,新生代流动人口渐渐走上了其父辈的位置。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的流动大军由2000年的1.4亿上升到2.21亿,新生代流动人口也从十年前初露头角达到了现在的42.8%。新生代流动人口在生活方式,打工目的、成长环境、社会认同等与上代流动人口有着很大不同,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在我国发展面临转型,构建和谐社会氛围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面对流动人口众多的局势,解决他们的社会融入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它对于流动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流入地的发展及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城镇发展角度来看,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继续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城镇发展的步伐。从人发展的角度,表面看来,人口流动是简单的空间地理学意义上的位移,实质上更是一次从思想到行为,从心理到制度的全面转移。不论是从乡村到城镇,还是从城镇到城镇的流动,都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的过程,这种碰撞引起了诸多“变异”,与其说这场变迁是流动人口生存蓝图的重绘,不如说是一部促进社会制度变革的推进器。因此,研究新生代流动人口不仅涉及流动人口从流出地到流入地的个人转变,而且涉及到了他们转变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行为再造对形成新文化的深远影响。  新生代流动人口与第一代流动人口不同,他们不再像第一代流动人口盲目选择流向大城市,而是理性的选择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中部地区。太原市作为中部地区能源大省山西省的省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作为内陆城市,与山西省区域内其他各市的劳动力吸引力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势。本文结合太原市WY社区的区域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法,结合访谈法、统计数据整理等方法,对WY社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概况、特点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试图从继续社会化角度对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展开研究,展现现阶段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对未来的发展趋向做出预期。本文共有四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目的、对国外和国内有关文献的综述、研究视角、主要概念的阐释、文章结构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层次的进行分析,从三个层面讨论现阶段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经济融入现状、社会文化融合现状、认同现状,新生代流动人口在就业过程中,很多人对技术的掌握非常重视,但他们就业的制度环境依然令人担忧。在文化层面,他们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文化,但在政治组织参与中,缺席严重。与上代不同,他们对于流入地的归属感一定意义上有所增强。  第三章针对新生代流动人口在经济融入、社会文化融合现状、认同现状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分别从完善社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改善软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第四章从融入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新生代流动人口融入现状做出评析,并从社会制度的放宽和新生代流动人口融入渴望程度对他们未来的融入状况做出预期。
其他文献
[目的]对沸石进行负载氧化镧的改性,用于高氟水除氟,评价其吸附性能。[方法]用碱性氯化镧溶液浸渍—干燥—高温焙烧法对人造沸石进行改性,用模拟高氟水样进行静态吸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