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墓葬主要集中分布在两个地点:一处在现曲村镇以北,是中小型墓葬的密集分布区。另一处是1992年发现的大型墓葬区,即晋侯墓地,位于遗址的中心区域,后者位于前者以东约1200米。天马-曲村遗址构成了完整的西周时期山西地区墓葬的序列。天马-曲村中小型墓葬未被盗掘,《天马-曲村(1980-1989)》详尽的将天马-曲村中小型墓葬的发掘成果呈现出来。晋侯墓地有一部分被盗,但是未被盗掘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组合完整。因此天马-曲村墓葬对于研究西周时期山西地区的墓葬制度、器物分型定式和分期、晋国早期都城、等级制度等有重大意义。本文分别对中小型墓葬和晋侯墓地进行了分析。对于天马-曲村中小型墓葬先从墓葬制度着手,分别统计了墓葬大小、墓主的性别、年龄和葬式、棺椁制度、随葬器物的组合以及随葬器物的位置,从而分析墓葬制度。之后逐一对中小型墓葬出土的铜容器进行了分析,重点是对鼎簋的分型定式和分期,以及鼎簋组合的情况。对晋侯墓地的分析,首先对发掘简报中给出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尤其是铜器组合的统计。之后对铜容器逐一分析研究,包括形制的分析以及组合的分析。然后将中小型墓葬与晋侯墓地统一起来,可以得出鼎簋形制变化的完整序列,以及鼎簋组合的演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是天马-曲村出土的鼎簋的数量与列鼎列簋数量基本吻合,鼎以奇数为主,簋则以偶数为主。因此,鼎簋礼制在西周早期就已成形,列鼎列簋礼制形成的时间则较晚。男性墓葬随葬鼎簋的数量多于女性墓葬。天马-曲村青铜礼器的形制和纹饰受宗周影响较大,青铜器大部分形制和纹饰都与宗周相似,但也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