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曲村鼎、簋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市。墓葬主要集中分布在两个地点:一处在现曲村镇以北,是中小型墓葬的密集分布区。另一处是1992年发现的大型墓葬区,即晋侯墓地,位于遗址的中心区域,后者位于前者以东约1200米。天马-曲村遗址构成了完整的西周时期山西地区墓葬的序列。天马-曲村中小型墓葬未被盗掘,《天马-曲村(1980-1989)》详尽的将天马-曲村中小型墓葬的发掘成果呈现出来。晋侯墓地有一部分被盗,但是未被盗掘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组合完整。因此天马-曲村墓葬对于研究西周时期山西地区的墓葬制度、器物分型定式和分期、晋国早期都城、等级制度等有重大意义。本文分别对中小型墓葬和晋侯墓地进行了分析。对于天马-曲村中小型墓葬先从墓葬制度着手,分别统计了墓葬大小、墓主的性别、年龄和葬式、棺椁制度、随葬器物的组合以及随葬器物的位置,从而分析墓葬制度。之后逐一对中小型墓葬出土的铜容器进行了分析,重点是对鼎簋的分型定式和分期,以及鼎簋组合的情况。对晋侯墓地的分析,首先对发掘简报中给出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尤其是铜器组合的统计。之后对铜容器逐一分析研究,包括形制的分析以及组合的分析。然后将中小型墓葬与晋侯墓地统一起来,可以得出鼎簋形制变化的完整序列,以及鼎簋组合的演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是天马-曲村出土的鼎簋的数量与列鼎列簋数量基本吻合,鼎以奇数为主,簋则以偶数为主。因此,鼎簋礼制在西周早期就已成形,列鼎列簋礼制形成的时间则较晚。男性墓葬随葬鼎簋的数量多于女性墓葬。天马-曲村青铜礼器的形制和纹饰受宗周影响较大,青铜器大部分形制和纹饰都与宗周相似,但也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器物。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分析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兴起原因,梳理发展脉络和特点,阐明其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提出有效的发展路径和策略。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个案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结
活细胞、组织、器官在不同物种间的移植被应用于缓解人源供体器官的短缺。考虑到器官大小、生理学特点、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猪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异种移植供体。然而猪内源性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辅助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提供较快捷的检测指标。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免疫介导的系统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部分患者
贺麟,四川省金堂县人,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学者。贺麟学贯中西,在中国哲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