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体育运动大力推行,“大课间”更是作为阳光体育开展以来的活动不断创新。作为大部分小学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有意义、有效率的大课间已成为现今小学所面临的问题之一。2011年《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的提出,强调每周除学校安排的体育课程外,每天上午要求中小学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且“大课间”以日常体育课程一同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此项规定对“大课间”运动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根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一理念,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小学校园“大课间”运动模式进行研究。主要针对郑州市金水区小学校园“大课间”开展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本研究了解郑州市金水区小学校园“大课间”开展现状,结论表明:1郑州市金水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规定。2郑州市金水区“大课间”分别为上午下午各30分钟,上午以各校特色体育活动为主,增加趣味体育活动,下午以跑步等体力练习为主。3郑州市金水区“大课间”运动模式内容为开展6项体活动最佳。4郑州市金水区“大课间”运动模式每项活动开展时间为3-5分钟最佳。5郑州市金水区“大课间”运动模式组织形式分别为全校性活动、按年级活动、按班级活动、按性别活动这四种。6“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率、安全秩序、以及学校活动特色;资料配备学校大课间方案、领导小组配备、应急预案等。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中小学加强贯彻国家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2建立健全的“大课间”监督评价体系,从省市区教体局均建立监督体系,学校开展分工到个人,对于“大课间”开展优秀的学校进行公开表扬。3组织教师学习“大课间”优秀先进县区案例,认真研究并对体育活动进行创新研究,创建本校特色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