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1)观察对象:共66例,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2008年12月-2009年12月的病例,均按照2001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瘀血阻滞型诊断标准,来确定入选观察对象。男32例,女34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0.03岁。(2)病例分组:按随机原则将66例病人分为治疗组(温针)34例;对照组(中频)32例。(3)操作方法:治疗组以内、外膝眼为主穴,配以血海、梁丘,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治疗。两组每次治疗约30min,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持续治疗3疗程。(4)检测指标: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关节滑液MMP-3、IL-1、TNF-α含量。(5)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均能使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降低,统计分析表明:有显著差异性(P<0.05),由△积分可知,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统计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P<0.05);(3)MMP-3含量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能使KOA患者关节滑液MMP-3含量降低,统计学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AMMP-3含量看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L-1含量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能使KOA患者关节滑液IL-1含量降低,统计学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AIL-1含量看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NF-α含量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能使KOA患者关节滑液TNF-α含量降低,统计学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ATNF-α含量看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温针可以明显减轻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效率达90.00%。(2)温针有效降低了关节滑液MMP-3、IL-1、TNF-α含量,这可能是温针对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具有治疗作用的机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