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瓜是黄瓜、苦瓜等瓜类主要的砧木种类,常见栽培种包括中国南瓜(C. moschata)、印度南瓜(C. maxima)、美洲南瓜(C. pepo)、灰籽南瓜(C.mixta)和黑籽南瓜(C. ficifolia)。目前为止关于砧用南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抗病性尚缺少系统地研究,适用于华南地区苦瓜嫁接栽培的抗性砧木选育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 FOM)具有抗性的优良砧木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从国内外收集到的35份砧用南瓜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数量遗传学方法,对种质资源的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析;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种质资源对苦瓜枯萎病和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筛选出9份综合表现优良的砧木材料,以苦瓜为接穗进行了嫁接试验研究。研究成果明确了供试砧用南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抗病性差异,为苦瓜等瓜类作物复合抗性砧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育种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参试的32份砧用南瓜种质资源的48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析。表明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较小的是雄花始花的天数(7.79%)、种型指数(7.74%)、果型指数(7.74%);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单果重,为129.12%。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为36.12%,瓜形和瓜肉颜色变化最多,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面白斑。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的种质可分为6个类群,其中中国南瓜占了5个类群,且各类群特征明显,说明中国南瓜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4.82%。根据形态学性状对南瓜进行分类时,首先应考查叶片大小、种子特征,其次是花萼形态、始花时间,最后是果形。3.对参试的35份砧用南瓜种质进行了苦瓜枯萎病的抗性鉴定。与未接种种质相比,苦瓜枯萎病原菌影响大部分种质的正常生长,但不致死。除编号N07和N09的病情指数(31.25和42.83)较高外,其他种质的病情指数均较低;其中表现高抗及免疫水平的种质份数有25份,抗病有4份,中抗有4份,感病有2份。对发病的南瓜植株茎基部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发现,南瓜茎基部只分离到极少病原菌,说明南瓜根部对该病原菌的浸染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4.对参试的35份砧用南瓜种质进行了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采用根畸变百分数法评价抗性水平,鉴定出编号为N10、NX02两份种质表现为抗性水平(病情指数分别为16和20),NC10、N01表现中抗水平(病情指数分别为40和44),表现感病有16份种质,表现高感病有15份种质,占种质资源的总份数88.57%。5.选取形态学性状表现优良和抗病能力强的9个砧用南瓜砧木与苦瓜进行了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除NC02、NC04夕,其他砧木嫁接苦瓜的成活率较高均到达90%以上。与接穗自根苗相比,采用伤根浸根法接种的嫁接苗的枯萎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率均低于30%,嫁接苗对苦瓜枯萎病防病效果均大于80%。综合比较,N03、NC02、 NC06、N10与苦瓜嫁接后表现优良,可以作为苦瓜砧木的育种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