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和市场法则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按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原则和方式发展农业的新机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应对农业国际化挑战的进程中,农产品行业协会正在逐步兴起并发挥重要作用。国外的有关经验和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实践表明,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农业体系,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浙江、福建两省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若干富有价值的结论,并就如何借鉴国外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为政府推动、培育和扶持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研究背景与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旨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最后给出评价。第三部分首先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农产品行业协会产生的机理,继而归纳、阐述了农产品行业协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对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介绍了实地调查的基本情况,然后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Scott教授有关组织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从社会心理学层次、组织结构层次和生态层次三个层面,就农户对加入协会的动机和行为,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功能作用和内部管理,以及政府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中的作用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并从中得出了若干富有价值的结论。第五部分归纳了美国、德国和日本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从优化外部环境和创新内部机制两个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具体对策建议。第七部分结论,是对全文研究作出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