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S.拜厄特(1936-)是当今英国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内容涉及广泛,题材多样,人物形态各异,心里活动复杂多变,有丰富的内涵。作为一名女性主义作家,她在创作过程中深深地融入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并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她的小说大多是以知识女性为主角,通过塑造女性人物,拜厄特真实地反映了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境遇,揭示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并试图探索出一条女性走向解放的道路。小说《占有》一经出版,就立刻被评论界一致公认为是拜厄特最为成功的作品,赢得了读者的高度评价。在此作品中拜厄特通过塑造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她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因此,本论文将在女性主义理论的观照下,对《占有》中众多的女性群像进行细致的分析,进一步揭示拜厄特独特的女性观。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拜厄特的生平、主要作品以及对她的创作产生影响的作家;其次对小说《占有》和评论界对其所进行的相关评论进行介绍和综述;进而笔者提出在女性主义理论的观照下,对《占有》中女性群像的研究尚是一个空白点。
第二章主要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三章主要分析《占有》中“家中天使”形象是如何形成和塑造的,进而揭示出她们是家庭的牺牲品、婚姻的受害者、丈夫性剥削的对象、家务劳动的奴隶。通过塑造这类女性形象,拜厄特真实地展现了传统女性在父权制家庭中的境遇,显示了她对这些传统女性的深切同情。同时拜厄特又因为她们屈从自身命运,内化父权社会的标准和价值而愤怒,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四章分析了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看不见”的女性形象。尽管这些女性不甘于被压迫、被奴役,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理想,但由于受到强大的父权社会观念和价值的影响和压制,她们的理想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个地破灭了。她们禁不住疾呼自己是这个世上“多余的人”,她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不是走向死亡就是生活在贫穷、孤独和痛苦中,成为“看不见的人”,无人知晓,无人关心,就像浮萍一样,不知零落何处。通过塑造这类形象,拜厄特真实地描写了这类女性的生存状况,探究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同时也审视了父权社会对待她们的态度。
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重点分析了《占有》中的新女性形象。与传统女性相比,她们从语言、行动、思想、意识出发,反抗父权社会的压迫和不公,颠覆了传统的价值和标准。她们不仅敢于发出女性之声,展现女性的新形象,书写作为女性血肉之躯的女性经验,而且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和独立不惜牺牲爱情、婚姻和母职。同时,拜厄特对于新女性在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给予关注。
第六章是结论。笔者首先对前文所述各章进行综述,然后指出这些女性群像的塑造不仅显示了拜厄特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心和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关注,而且也体现了她独特的女性观。最后,笔者客观地评价了拜厄特的女性观,然后提出“双性人格”是未来两性的理想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