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中CO与NO催化消除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bin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片状、花状Ni(OH)2,在573与773 K下焙烧得到不同形貌的NiO样品。通过物理表征手段,如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ET比表面得到样品NiO的晶相以及形貌特征。通过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手段的表征得到样品NiO的化学信息;利用CO氧化作为探针反应,评价不同形貌NiO样品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对相同焙烧温度处理的样品,片状NiO比花状样品比表面积大,暴露的表面配位不饱和的Ni原子比较多,缺陷氧(Ode
其他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承载着旱区农业粮食高产栽培、农业生态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任务。在2006-2009年期间,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国8个主要高等农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核酸特性结构在人体内普遍存在,且与人类疾病息息相关。核酸特性结构的靶向结合及识别对基于核酸的传感器构建及开发高效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找到一些高选择性、低背景的荧光开关探针对核酸特性结构的高效识别检测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确定了以核酸特性结构——G-四链体(G4)、碱基缺失位点DNA(AP DNA)及三链DNA (triplex DNA)——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简单、快速、灵敏和高效的无标记法,建立
本文以氨纶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即氨纶切片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样品的详细分析,掌握了氨纶切片的原料构成,为合成工作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分别采用本体聚合/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 Hartwig—Buchwald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第二章: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第三章:含噻吩丙烯腈叔芳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的研究;第四章:利用Suzuki偶联
本论文采用实验室最新设计研制的FDJ600型高真空多功能沉积设备通过离子束溅射以及射频感应耦合(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在单晶硅(111)基底上沉积了DLC超薄膜以及掺硅的DLC超薄膜。针对不同的沉积条件对超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一、离子束溅射法制备DLC超薄膜的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研究采用实验室最新设计研制的FDJ600型高真空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