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BnCOP基因编码区全长cDNA的克隆与功能的初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n_ac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起重要的作用,植物体内存在非常精巧的光信号调节网络感受光的强度、方向、光质及周期长度等从而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开花诱导及生物节律等。已深入研究的模式植物拟南芥AtCOP1蛋白是光信号调节网络中介导光信号转导的一个关键因子,也是光调控植物发育的分子开关。但有关光形态建成基因的研究在重要油料作物一油菜中还相对滞后,其体内是否也存在COP1蛋白,结构和功能以及作用机制是否与拟南芥AtCOP1完全一致仍然未知。因此,本文以甘蓝型油菜为对象,从基因克隆入手展开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   ⑴根据拟南芥、水稻、豌豆和番茄的COP1cDNA序列的保守区段,运用RT-PCR方法、改进的基因组步行(genome walking)技术以及结合已知的油菜数据库序列,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BnCOP1编码区cDNA的全长序列,其全长为2034bp,编码677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同源性高达94%。   ⑵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BnCOP1编码序列演绎出的氨基酸序列。BnCOP1蛋白可能定位在细胞核,其二级结构、功能域甚至三级结构都与拟南芥AtCOP1极为相似,且3个特征性结构域尤为保守,即N端的环形锌指结合域(RING)、中间的卷曲螺旋形结构域(coiled-coil),7个C-端的WD-40重复序列(WD-40)。   ⑶采用相对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BnCOP1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模式。两种方法分析结果一致,BnCOP1在野生型甘蓝型油菜的各个组织都有表达,其中在花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根、叶、茎、果荚及子叶和胚轴。   ⑷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Cold TF/BnCOP1,并用IPTG法低温诱导表达了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28 kD,融合蛋白在上清液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可溶性部分经亲和层析纯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   ⑸构建了过表达载体35S:BnCOP1-GFP,并用浸花蕾法将其导入拟南芥,获得了纯合的转基因植株。通过植株的表型观察及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过表达BnCOP1的植株在高度、主茎的直径和叶片大小上都比野生型的小。   ⑹通过分析BnCOP1对光调节的抑制下胚轴伸长的应答发现BnCOP1只对红光敏感,在红光下提高幼苗的光形态建成,对远红光和蓝光不敏感。这些结果表明BnCOP1在对光调节的抑制下胚轴伸长的功能方面不同于拟南芥AtCOP1。
其他文献
核黄素(维生素B),是细胞中氧化还原型辅酶FMN与FAD的组成部分,常见于天然食物中.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核黄素,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中.对《药典》中核黄素含量的分
Bi2WxMo1-xO6具有热电、铁电/压电、离子导电和非线形介电系数等性能,禁带宽度为2.5-2.7eV,在可见光的响应范围,在光催化性能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用水热法控制合成出不同形貌与粒径的Bi2WO6、Bi2MoO6以及Bi2WxMo1-xO6固溶体,探讨了不同条件对产物粒径与形貌的影响。研究探讨了钨钼酸铋的光催化性能,主要以罗丹明B为光催化降解目标,探讨了影响可见光光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