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特殊的区域属性,今后如何从特殊的区域属性出发,选择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西藏区域特点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就成为全国人民瞩目的焦点。本文主要借助国外大卫·李嘉图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筱原三代平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等人的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罗斯托区域主导产业理论、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国内中国学者陆大道等提出的点—轴渐进扩散理论、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型布局结构和经济重点开发理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刘永佶等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主题”理论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对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一般和特殊相结合分析,并由提出了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即在国家政策鼎力支持和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稳定的前提下,选择一条以基础事业发展为先导、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循环经济发展为支撑新型经济发展道路。。本文内容主要由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等三个方面组成。其中,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主要从西藏区域生产总值增长状况、西藏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状况、西藏区域三次产业发展状况、西藏区域内次级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四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定量分析;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主要从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一般和特殊相结合分析,展现了西藏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扶持优势、特色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人口数量较少,高龄化系数低等优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不稳定、交通信息教育等基础事业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源缺乏等劣势;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从发展交通信息教育等基础事业、打造特色产业经济带、拓宽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等三方面进行着手,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定性分析、一般和特殊相结合分析,由此提出了促进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最后,从西藏区域经济发展重大战略意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共同富裕等角度对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寄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