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无性系苗期生长发育与光合动态规律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w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嫁接10个泡桐无性系,分别为P1、P2、P3、P4、P5、P6、P7、P8、P9和对照无性系9501,统一规格的砧木,定时进行除草浇灌,确保各泡桐无性系生长条件良好。通过对10个泡桐无性系苗期生长过程中外部形态指标的跟踪测量分析,以及光合动态的测定比较,总结了各泡桐无性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光合动态规律,研究了各泡桐无性系生理生态特征参数的差异,探讨了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10个泡桐无性系的一年内高生长范围为:206.33~370.11cm,苗期地径生长范围为:31.85~56.29mm,材积范围为:0.0030~0.0153 m3,各无性系树高于当年9月下旬停止生长,地径于当年10月下旬停止生长,比高生长停止晚一个月左右。各无性系高生长量以7月、8月为主,地径生长量以6月、7月、8月为主。树高、地径共同决定了泡桐无性系的材积大小,材积量前三位分别为P2、P1、P9,均远大于对照无性系9501。2、10个泡桐无性系一年内总叶片生长量范围为:42.00~55.20片,其中无性系P2、P1、P9的总叶数较大。各无性系总叶数增加以6月、7月、8月为主,此时也是泡桐树高、地径的快速生长时期,各泡桐无性系在这段时期的着叶数呈稳定高速增加,且在着叶数的增长过程中,无性系P2、P9、P1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着叶量。说明泡桐各无性系的树高、地径生长与叶片的增加的相互促进的关系。3、10个泡桐无性系光合日均值各参数(Pn、Ci、Tr、Gs)差异极显著,表明各无性系的光合特征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就光合日均值比较而言,10个泡桐无性系的Pn与Ci均为负相关关系。4、10个泡桐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且无性系P9、P2、P1的叶绿素含量较大,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对泡桐叶片光合作用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无性系P1、P2、P9、9501光合特征参数(Pn、Ci、Tr、Gs)日变化比较中,Pn与Gs之间是正相关关系。Ci与Tr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具体的时间段里也有一些特殊性,在10:00~12:00这段时间内,无性系P1、P2、9501的Tr与Pn、Ci、Gs为负相关关系,无性系P9的Ci与Pn、Tr、Gs为负相关关系。6、无性系P1、P2、P9、9501的Pmax范围为19.42~24.60μmol·m-2·s-1,表现出它们的光合能力较强。无性系P1在高强光下具有较强的光适应性、幅度较长的PR,除此之外,表观量子效率较大的P1还有较高的光合效率,能够高效的进行光合作用。7、10个泡桐无性系平均每月光合产物量差异极显著,无性系P1、P2的光合产物量用于材积的生长多于枝条、根系等的生长,无性系P9的光合产物量最大,在保证材积生长的前提下,也有部分光合产物用于其他方面。8、综合各泡桐无性系生理生长指标和光合特征参数比较分析,无性系P1、P2、P9为优良无性系。
其他文献
花境作为城市绿地中新颖的植物配置模式,体现了植物造景的本质,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的气息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是城市绿地景观中最绚丽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花境这种优秀的
本研究在现有的试验条件下,以2个北方常见早熟禾品种布鲁克(Brooklawn)、英派克(Impact)和1个欧洲杂交品种苏比纳(SupraNova)为供试材料,采用连续干旱处理后复水的方法,以田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土壤-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内在的协同关系研究是理解脆弱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能力的关键。黄土高原沟壑区弃耕农田上建立的人工林对提高水土保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热岛效应为代表的热环境变化成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夏季高温酷热天气,热环境效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城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