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氏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melleni)组织蛋白酶L基因克隆、表达及上游调控序列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7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是一类主要存在于溶酶体中的蛋白水解酶。寄生虫组织蛋白酶的功能涉及到寄生虫的营养摄取、生长发育、组织分化、脱包囊/包囊形成、脱鞘出膜、宿主细胞组织入侵及免疫逃逸等过程,是抗寄生虫化学药物及疫苗设计的重要靶分子。本研究采用RACE-PCR及反向PCR等技术方法,首次克隆了对多种海水养殖鱼类有严重危害的单殖吸虫—玫氏新本尼登虫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基因的全长cDNA、基因组编码序列及上游转录调控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基因结构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了序列分析;应用RT-PCR方法对cathepsin L在玫氏新本尼登虫不同发育时期的mRNA表达进行了半定量分析;建立了cathepsin L的原核及真核表达系统,表达和纯化了重组cathepsin L蛋白,并以纯化的重组cathepsin L蛋白制备了高效特异性玫氏新本尼登虫cathepsin L的抗血清。对cathepsin L DNA序列的分析揭示了玫氏新本尼登虫cathepsin L的基因结构及其上游调控序列存在的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玫氏新本尼登虫cathepsin L cDNA序列全长1070 bp,其中5’端非翻译区长20 bp,开放读码框长1008 bp,3’端非翻译区长42 bp。推导的cathepsin L前体含有335个氨基酸,其中包括1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100个氨基酸的前体肽及21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具有保守的酶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C<25>、H<159>和N<175>)及位于前体肽中的ERF/WNIN motif。同源性分析显示,玫氏新本尼登虫的cathepsin L与其它物种的cathcpsin L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2.玫氏新本尼登虫cathepsin L基因组编码序列长2221 bp,由四个外显子及三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的大小依次分别为427 bp、226 bp、161 bp和236 bp,内含子的大小依次分别为102 bp、312 bp和757 bp。 3.对玫氏新本尼登虫不同发育时期的cathepsin L mRNA的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刚排出虫卵及未出壳的钩毛蚴中没有检测到cathepsin L mRNA的表达,在自由游泳时期的钩毛蚴、童虫及成虫中均检测到其mRNA的表达,而在成虫期的表达量较高。结果提示cathepsin L可能在玫氏新本尼登虫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以成熟肽编码序列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2b(+)/cathepsin L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成功表达。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变性复性处理后,利用Ni<2+>金属螯合层析柱和Sephadex G-25进行纯化和脱盐,获得的重组蛋白的纯度为96﹪,Western blot结果证实,所获得的重组蛋白为带有6组氨酸标记的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雄兔,ELIS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制备的玫氏新本尼登虫cathepsin L兔抗血清具有较高的效价和特异性。 5.以编码preprocathepsin L的cDNA序列构建了C末端带有6组氨酸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cathepsin L,使用脂质体介导转染并在哺乳动物细胞293T中进行了表达,利用抗6组氨酸抗体及制备的玫氏新本尼登虫cathepsin L兔抗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6.采用反向PCR技术克隆了玫氏新本尼登虫cathepsin L基因5’上游855 bp的序列,分析发现了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OCT1、NIT2、GATA3、GATA1、GATA、GKLF、SATB1、TCF11、Nkx2.5、Nkx3.1、Nkx3.2、S8、NF1及CCAAT box,但在克隆到的855 bp上游序列中并不存在TATA box。
其他文献
1963年生于贵州,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艺术学博士、油画家。北京航天大学北航艺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联名家收藏委员会学术委员,路遥文学奖国际研究中心监事。  劲松先后在中央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北方大学深造,并赴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艺术院校和世界各大美术馆求学观摩和临摹。其艺术创作与探索,2
黑腹果蝇新的突变体是研究生物体复杂性状良好的实验材料。本实验室黑腹果蝇 (Drosophial melanogaster)自发突变体在体色表型上分化出深黑色和褐体色,在背甲上表现出明显不同
核仁小分子RNA(smaU nucleoar RNA,snoRNA)是一类代谢稳定、特征鲜明、具有重要功能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根据其保守的序列元件和二级结构,snoRNA分为boxC/D和boxH/AC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ms,PRV)是引起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伪狂犬病的病原体。PRV属疱疹病毒科,a疱疹病毒亚科,基因组为约150 kb的线性双链DNA。PRV具有宿主范围广、不感染人
2014年4月17日至22日,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举办了首期书法高级研修班。高研班的学员来自全国11个省(区、市)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书学
一九六四年生于江苏。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承画家冯远、李宝峰、杜滋龄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民族画院理事、文化部
1944年生于安徽郎溪,六十年代初从师山东著名画家黑白龙先生和工笔花鸟画家朱燕慈,1979年被委托筹办广西第一家画院——柳州画院。1992年调桂林画院.1996年调安徽泾县中国宣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致病体,全世界约有1.7亿丙肝感染者。HCV感染可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大部分感染者发展成慢性肝炎,从而更易演变为肝硬化和肝
目的:疼痛包含两种成分,即痛的感觉分辨(sensory-discriminative)与痛的情绪反应(emotional-affective dimensions)[1]。痛的感觉分辨感受痛刺激的性质、强度和位置等属性;痛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恐惧记忆能力的实验动物模型,探索恐惧记忆形成后海马CA1区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变化,从而寻找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KM)和C57BL/6小鼠,将足底电击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