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和NFAT蛋白及其mRNA在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aN/NFAT信号通路在慢性氟中毒氟骨症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将36只SD大鼠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饮水含氟<0.5 mg/L)、低氟组(饮水含氟5.0 mg/L)、高氟组(饮水含氟50.0mg/L),每组12只。实验8个月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骨氟含量;收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HE染色光镜观察实验大鼠骨组织形态改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鉴定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并计数;取大鼠股骨下端,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中CaN和NFAT蛋白及mRNA表达。  结果:1.氟中毒大鼠模型复制成功,表现为染氟组大鼠有不同程度氟斑牙发生,以高剂量组最为严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氟斑牙形成;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氟中毒组尿氟、骨氟含量明显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ELISA结果显示:(1)染氟组大鼠血清BGP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低氟组大鼠血清TRACP5b含量增加显著(P<0.05),高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低氟组比较降低(P<0.05)。  3.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骨组织呈骨质硬化表现,与对照组比较,随染氟剂量增加,氟中毒组大鼠骨小梁厚度、密度及骨皮质厚度均明显增加,骨小梁间隙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破骨细胞的鉴定与计数:对照组比较,低氟组破骨细胞数目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组破骨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氟组与高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较,染氟组大鼠成骨细胞中 CaN和NFAT蛋白及 mRNA表达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低氟组大鼠破骨细胞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氟组与对照组比较,CaN和NFAT蛋白及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CaN表达与NFAT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rOB=0.923,rOC=0.984,P<0.05)。  结论:饮水型慢性氟中毒大鼠模型复制成功。BGP、TRACP5b可作为慢性氟中毒骨骼病变的代谢指标之一。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CaN和NFAT表达出现改变,经由CaN/NFAT信号通路参与氟中毒骨骼损伤,可能是氟骨症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他文献
以显微解剖法取出豚鼠内淋巴囊,经超声波处理后,以其提取液作为原始抗原,建立能够识别内淋巴囊上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McAb)。进一步应用电镜免疫化学、Western印迹法和聚丙烯酰胺
目的:探讨MAPK/ER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阻断MAPK/ERK信号传导通路治疗卵巢癌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人上皮性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