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研究部分:评价扶正抗癌方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EGFR-TKI)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毒副反应。基础研究部分:探讨扶正抗癌方及其协同吉非替尼通过DNMT1/SP1/MET通路调控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部分: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纳入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吉非替尼+扶正抗癌方颗粒剂)和对照组(吉非替尼+安慰剂颗粒剂)。治疗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或死亡。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疾病控制率(DCR)、生活质量(EORTCQLQ-LC43)、总体生存期(OS)及毒性反应,以了解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否能提高吉非替尼疗效及减轻其毒副反应。基础研究部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方法检测A549和H1975细胞存活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MT1)、酪氨酸蛋白激酶MET、转录因子SP1的表达。用qRT-PCR检测MET mRNA的表达,采用瞬时转染的方法以外源性的过表达DNMT1、SP1和MET。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MET启动子活性。用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体外实验结果。结果:临床研究部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3.90%和90.3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5个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11.7个月。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组的分层分析中,性别、年龄、病理类型、EGFR突变情况、TNM分期、PS评分、治疗选择方面在中位PFS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情况方面,治疗组中吸烟病人中位PFS为1.8个月,不吸烟病人中位PFS为14.6个月,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的分层分析中,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类型、EGFR突变情况、TNM分期、PS评分、治疗选择方面在中位PFS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EORTC QLQ-LC43方面,治疗组(吉非替尼+扶正抗癌方颗粒)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气促、食欲丧失、便秘、腹泻方面治疗后均较前改善(P<0.05),其他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吉非替尼+安慰剂)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疲倦、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方面治疗后较前改善(P<0.05)。其中,在角色功能、疼痛、腹泻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一共有10例(30.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14例(45.2%)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为Ⅰ~Ⅲ度不良反应,两者相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腹泻、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相当,但皮疹发生率上,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皮疹,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皮疹,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研究部分:我们研究表明扶正抗癌方和吉非替尼进一步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及H1975的增殖。此外,我们发现扶正抗癌方抑制DNMT1、SP1蛋白的表达。而且,扶正抗癌方能降低MET启动子的活性、mRNA及蛋白的表达。外源性的过表达DNMT1、SP1能逆转扶正抗癌方对DNMT1、SP1、MET的抑制作用。外源性的过表达MET能逆转扶正抗癌方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结果也显示,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抑制肺癌细胞增殖,降低DNMT1、SP1和MET蛋白的表达。结论:1.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同时减轻TKI药物引起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2.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通过DNMT1/SP1/MET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同时扶正抗癌方降低DNMT1、SP1和MET蛋白表达。并且在扶正抗癌方的影响下DNMT1和SP1之间可以相互调节,并最终抑制MET基因表达。此研究部分揭示了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新机制。并表明可以将MET作为标靶用于肺癌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