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UNI应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9320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超快非线性干涉仪(UNI)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工作速率高等优点。UNI在全光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全光时分解复用器、全光采样、全光码型转换等。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07001)、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2006ABB017)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4-0715)的资助下,对基于UNI的全光逻辑门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1)分析了UNI的研究意义,阐述了UNI的研究概括。   (2)从载流子浓度速率方程和光功率传输方程出发,基于SOA的分段数值模型,研究了SOA的稳态和动态增益特性。讨论了脉冲宽度小于10ps时,SOA 超快动态特性的理论模型。   (3)利用琼斯矩阵推导了UNI的传输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UNI的开关窗口特性。讨论了SOA注入电流、外界光参数对UNI 窗口特性的影响。利用折叠型干涉仪结构实验验证了40Gb/s的UNI开关特性。   (4)基于UNI实现了40Gb/s 全光采样的数值模拟。分析了UNI作为光采样门时的线性度,讨论了输入信号光的动态范围。最后模拟了采样输出的眼图。   (5)提出了一种用折叠式UNI 实现全光非归零(NRZ)到伪归零(PRZ)信号转换的新型方案。分别采用泵浦-探测方案和简易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实现了稳定的40Gb/s的NRZ信号到PRZ信号的码型转换,并分析了影响码型转换输出特性的因素。
其他文献
摘要:导学案问题的设计能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学习指导,让学生有“案”可依。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是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讨论、课后拓展巩固的主要凭借,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主要抓手,学案的问题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优化;导学问题;培养能力;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8
如今广泛使用的电池供电产品增加了对低电压、低压差线性调整器(LDO)的需求。LDO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一个可靠且稳定的输出电压来驱动后续电路,其在便携式应用中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加上价格便宜,故其很适合量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不仅价格便宜,而且LDO输出电压噪声低。这些特性促使LDO非常适用于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当然同时需要有低的压差和输出电流。一些常用LDO来驱动的负载有微控制器、存储器,还有对成本较敏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X光图像在医疗、安检、无损检测、工业探伤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X光图像的自身的缺陷,输出的图像往往达不到实用的要求,因此必须经过图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