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性油藏底水驱油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塔里木盆地以塔河油田为代表的块状缝洞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投入开发,缝洞性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问题正日益引起重视。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缝洞性油气藏的开发基本理论,本论文研究了缝洞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底水驱油流动机理问题。具体完成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借助多种地质描述技术手段,建立了多信息的缝洞性储层地质模型,研制了在宏观储集性和流动性、微观尺寸的相对比例和微观结构均具有相似性的仿真实验模型。利用微观实验模型研究了油井钻遇缝洞体的不同部位、不同底水驱替速度、不同缝洞组合关系、不同原油粘度、不同缝宽、不同润湿性对底水驱油的影响,获得了水驱波及体积系数敏感因素和宏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利用宏观实验模型模拟了油井不同打开程度的底水驱油过程,提出适当增加油井打开程度有利于提高水驱波及体积系数,低配位数缝洞模型的水驱波及体积系数比高配位数模型降低10%。单缝洞实验模型实验研究表明,底水驱油的波及体积与进水裂缝的位置无关而与出口端裂缝的位置密切相关,溶洞内的底水驱油属于活塞式驱替,低配位数的缝洞模型水驱油波及体积系数与缝洞的相对位置关系密切,上洞下缝和边缝侧洞模型水驱油效果最差;实验室条件下适当提高驱替速度不会降低波及体积系数。水驱后进行气驱可提高波及系数达20~50%。对低粘油的驱替效果更明显,对高粘油适当增加气驱压力是有利的。宏观拟颗粒模拟技术首次成功地模拟了缝洞内水驱油过程,拓宽了今后水驱油研究的技术手段,拓宽了研究思路。探讨了缝洞性储层内的流动问题,建立了新的三重介质流动模型。从底水驱油流动机理角度较好地解释了油井的开采特征,应用剩余油分布理论对油井侧钻开窗和深度酸压,恢复年产能在百万吨以上。基于活塞式驱油理论,注水替油的现场应用增加年产能近10万吨。 本论文选题在国内外多集中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研究,在物理模拟方面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创新之处包括研制了具有相似性的物理仿真实验模型、影响底水驱动的敏感因素分析、宏观拟颗粒模拟技术的应用。
其他文献
学位
输油泵机组是长输管道输油的主要设备。输油泵的安全运行对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至关重要,开展输油机组故障诊断的意义在于:延长泵机组大修周期、降低事故率、减少零部件浪费和提高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花生根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根形态有明显影响,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都与氮水平正相关,同时施氮也促进了根干物
压裂液是压裂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压裂成败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压裂液体系也经历了油基压裂液,聚合物交联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和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四个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覆盖全国的物联网的形成,物流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对此,汽车液压升降尾板作为安装在汽车尾部(特别是厢式货车),用来协助装卸货物的一种液压升降装置,极大
防砂工艺技术是油田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为解决大部分疏松砂岩油藏油层问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用。本文针对大港油田在解决疏松砂岩底水油藏出砂影响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
合水油田庄36区块位于合水地区南部,属于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开采层位长8。自2009年投入开发以来整体开发形势平稳,但因受到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微裂缝发育等因素影响,存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油罐故障监测技术的现状,对油罐可能存在的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油罐故障神经网络化诊断模型及模型的网络结构,确定隶属函数,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求
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很多问题逐渐凸显。油井含水率不断上升,单井原油产量逐渐降低;部分油井已水淹水窜;套管损坏和套管变型油水井多口;注采对应不完善;油层吸水不均匀;
船艇搬运车是广泛应用于码头的起吊运输设备,对保障我国中小型船艇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00t船艇搬运车的工作特性决定了该搬运车采用液压驱动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