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论的中国旅游供需协调时空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eng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业界公认人均收入达到800-1000美元时会普遍出现国内出游动机,而我国自2004年至今人均收入一直在1000美元以上,与此同时,旅游业相应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但自由市场调节天生的滞后性导致供需不平衡情况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明确衡量区域旅游要素的各个方面是否保持协调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供给,需求与联系三者的交通等支持系统是一个耦合的整体,任何一个要素落后于整体,整体都会因木桶效应而受到影响。因此准确判断三个系统的协调程度,主动提高短板,有利于地区旅游业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了协调度方法的理论源头,即协同论及自组织现象在旅游中的表现,结合本次研究的特征分析,初步总结出一个简单的协调度指标体系及定量分析模型,选择两个省份计算以地级市为单位的省内协调,以及基于此的参数判别等验证运算,同时考虑到全国范围气候环境差异对每个省区计算适宜出行日数,根据运算的结果扩展指标体系与模型,将交通作为独立的“支持”子系统加入协调研究,而旅游相关投资建设类因子作为供给子系统的一部分加入,然后用修改后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区(不包括港澳台)1996-2010年15年间旅游供给-支持-需求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各省旅游业发展均衡程度,认识到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差距,也为各地区制定相关发展战略,优化旅游发展进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结果显示15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旅游协调程度有明显提高,全国旅游业各要素协调水平中,有二十个省份在十五年间协调水平显著提升,六个省份没有明显变化,还有五个协调水平下降。此外,协调度地区差异依然明显,尤其是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全国四个省份协调度处于高水平,七个较高水平,十二个中等水平,五个较低水平和三个低水平,且整体上呈现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结构,南北差异在15年间持续缩小,而东西差异却有增大的趋势,同时我国海拔三级阶梯在旅游协调水平上产生了较明显的分界。据此判断纬度地带性带来的气候差异可以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被克服,而经度地带性所带来的干湿,海拔差异,以及其衍生的经济差异,却是旅游发展的重大挑战。最后根据协调分析结果,对每个省区判断发展趋势,并针对各自特征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方案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在基于1999和2003年两次对念青唐古拉山拉弄冰川的考察,首次开展了拉弄冰川气候环境和冰川变化,以及冰川表层雪坑化学记录的研究。内容如下: 根据当雄2003年气温资料和同
水是干旱区一个关键性的生态因素。植被的成分和结构实质是由水所控制的,水的供应是制约干旱区植物生长和生存的一个主导因素。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陆河流域上、中、下
当前对数字城市建设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于城市中的一些规则对象的建模可采取大面积,多目标的同时数据采集和虚拟仿真建模。然而,对于造型别致的古代建筑而言,就必须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新区产业功能定位实际上均是当今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城市规划方面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得知产业与城市空间形态密切对应,城市新区产业功
黄河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流,因其含沙量大,河道冲淤剧烈,摆动十分频繁,经常造成巨大的灾害,影响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黄河
水文模型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揭示水文规律和解决水文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当前,水文模型已经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水库和大坝设计、城市规划、非点源污染和流域
完善的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现阶段,尽管城市绿地规划被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城市绿地规划理论的缺位却严重制约着城市绿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城市绿地
学位
<正>全国人大代表、金东资本(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递交了持续加大力度打击进口肉类走私的建议。对于走私肉扰乱市场的现象,吴向东表示,主要是因国内高档肉牛饲养发展不够,
期刊
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人工生态系统,为人类的聚居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了主要场所,在较长时间里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均能保持一定动态平衡。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