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通过文本解读可以挖掘出文本内容和意义,但只有通过教学解读才能够真正落实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教学解读是指一种语文教学领域特有的文本解读行为,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本阅读,也不同于文艺学范畴的专家解读。它立足于文本、服务于教学、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与提升。文本解读一直是语文课程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然而笔者通过文献阅读与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的语文课程领域内的文本解读研究中存在这样的研究“盲区”,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将一般性的文本解读与语文课程视域内的教学解读混为一谈。即使有些教师意识到语文教育领域文本解读的“边界”概念,但仍觉得如何将一般性的文本解读处理转化为语文教育领域的教学解读这一实际操作的棘手。因而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阅读、梳理近十年前人关于语文教育领域内关于“文本解读”与“教学解读”的相关文献,从研究主体、研究层次、研究视角、研究主题等维度进行数据分析,理性分析当前语文教学领域文本解读存在的困境与研究盲区;在论文的第一章,笔者首先对“文本解读”与“教学解读”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指出概念使用发生变化的背后是其质的转变;论文的第二章是对“文本解读”与“教学解读”的联系与差异的比较分析,从理论参照、价值取向、解读视角、解读内容四个维度进行研讨,从而概括出教学解读的区别性特质;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对教学解读“边界”的探寻,同时为解读实践提出由“解读三维”走向“教者、学生、编者、文本”教学四维、由“平面解读”走向“立体解读”的两条实践路径。综上所述,笔者从教学解读与文本解读存在的多维度的差异入手,深度探索教学解读的“边界”所在,进一步规划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转化路径”。以期给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以新的解决视角与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