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论分析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z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沌以其拥有的诸多天然优良特性而倍受关注,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和成功的应用。通过对混沌系统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混沌的特性,为应用混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控制混沌是混沌走向应用的前提,研究混沌的控制,可以为应用混沌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本文以混沌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为研究背景,对计算混沌系统特征参数的方法和控制混沌的方法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了混沌系统各种特征参数的典型计算方法。鉴于由小数据量方法计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具有随潜入维数的变化有明显波动的缺点,本文提出了用C-C方法同时回归出潜入维数m和时间延迟τ的改进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改进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给出了在一般信号驱动下混沌控制的三种典型方法,即自适应控制方法、采样数据反馈控制方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针对现有自适应控制方法中存在的控制器不连续的缺陷,提出了在分母上增加指数项的改进方案,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3.对在混沌信号驱动下的混沌控制即混沌同步问题,给出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混沌同步控制和基于锁相环的混沌同步控制方法,并对基于锁相环的混沌同步算法的鲁棒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论研究,作出了新的理论结论。 4.研究了混沌在现代密码学中的应用,通过实例验证了混沌信号作为密钥的可行性和高可靠性。介绍了基于锁相环和混沌不稳定周期轨道的两种混沌保密通信方法。理论上论证了混沌信号用于保密通信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技术特点、理论背景和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多径衰落对码元传输的影响,并介绍了抗多径衰落的分集技术及支路合并技术,在此
本文首先回顾正电子(e+)湮灭谱学及其技术,主要是e+湮灭寿命谱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e+湮灭谱学对聚合物中自由体积的表征方法。研究了正电子湮灭寿命谱仪的建立与调试,并对其测
数字天线阵列系统是天线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结合的产物,数字天线阵列以其灵活的工作方式、卓越的抗干扰和超角分辨性能,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投入相关的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CYP),是一类催化单加氧反应酶的超家族,它广泛地存在于从低等的微生物到高等的哺乳动物等各种生命体中。CYP具有代谢众多生命体内源和外源
本文的主要工作。本文首先对当前IC设计行业中IP复用的状况做了介绍,对实时时钟RTC模块的分类、功能和应用做了说明,介绍了本论文设计研究工作的背景。然后对IP的分类、特点
概述了国内外CMOS图像传感器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比较了CMOS图像传感器与CCD图像传感器的性能特点,指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介绍半导体光电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用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论文介绍了混沌动力学特征以及研究现状,介绍并分析了混沌、超混沌的特征以及目前在数字化过程中的一些工作和在流密码中的应用现状。  本文实现了离散混沌序列在该种
随着当代集成技术与互连技术的高速发展,芯片内部、芯片之间和电路板间相互通信的时钟频率都得以大幅度的提高。而与此同时,在这些高速电路中也产生了严重的传输线效应以及其他
黑色素瘤是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一类皮肤肿瘤,具有发病隐匿、治疗难度大、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且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却增长极快。尽管对黑色素瘤的研究已有很多,但目前对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