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法去除废水中硝酸盐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方式。然而目前生物法主要以有机物为碳源和电子供体促进功能微生物生长并驱动NO3-还原,增加污水处理运营成本的同时可能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甲烷,是一种清洁低廉的电子供体,若作为碳源使用,其低溶解度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可减轻温室效应,并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源和能源回收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甲烷为电子供体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318001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法去除废水中硝酸盐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方式。然而目前生物法主要以有机物为碳源和电子供体促进功能微生物生长并驱动NO3-还原,增加污水处理运营成本的同时可能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甲烷,是一种清洁低廉的电子供体,若作为碳源使用,其低溶解度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可减轻温室效应,并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源和能源回收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甲烷为电子供体驱动硝酸盐还原,采用无泡中空纤维膜供气方式,构建膜生物膜反应器,提高甲烷气液传质效率;以含硝酸盐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本反应器去除硝酸盐氮的效能及甲烷利用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原位批次实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基因解析,分析影响本反应器硝酸盐去除效能的关键因素,为实现高效低碳的硝酸盐去除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首先构建甲烷基质膜生物膜反应器(CH4-MBf R),分析水速及甲烷分压对甲烷传质的影响,选择适宜的传质条件富集功能微生物。甲烷分压为0.05 MPa时,0.6m/h至3.4 m/h的水速下甲烷气液传质系数均在0.229 h-1左右。水速为2.6 m/h时,随着甲烷分压由0.05 Mpa增加到0.14 MPa,甲烷气液传质系数由0.22 h-1增大到0.51 h-1。综合考虑甲烷传质效率和微生物挂膜,在循环水速2.6 m/h,甲烷分压0.11Mpa条件下富集微生物,62 d后,反应器硝酸盐氮去除效率可达200 mg NO3--N/L·d,此外,富集期间反应器内检测到大量挥发酸,最高挥发酸量为938.6 mg/L,主要为乙酸和丙酸,其浓度分别达到835.6mg/L,丙酸103.0 mg/L。为考察本反应器对硝酸盐废水的处理效能,在进水含200 mg NO3--N/L条件下,将水力停留时间(HRT)由2 d逐步缩短至0.5 d,相应硝酸盐氮去除速率为99.8 mg/L·d、199.8 mg/L·d和320.0 mg/L·d。在兼具高去除速率和高去除率的最适HRT 1 d条件下,将进水硝酸盐氮浓度依次增加到400 mg/L、600 mg/L,发现本反应器最高硝酸盐还原速率可达398.2 mg NO3--N/L·d。在反应器运行各阶段也检测到少量挥发酸,低于90 mg/L。通过COD碳平衡计算发现,CH4-MBf R对甲烷的生物转化率高达84.8%,表明中空纤维膜曝气可减少甲烷以气泡形式逸出导致的浪费;同时被微生物利用的甲烷中高达91.6%的甲烷能被用于硝酸盐还原。为进一步探明影响CH4-MBf R硝酸盐去除效能的关键因素,开展了四组原位批次实验并解析了本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基因。批次生物化学反应机理、功能微生物(异养反硝化菌、产乙酸菌、甲烷营养菌)及功能基因(nar G、nap A、nir K、nir S、pmo A)的存在共同揭示了本反应器去除硝酸盐氮的路径,即本研究中甲烷为电子供体驱动的硝酸盐生物还原过程由挥发酸作为中间产物介导异养反硝化完成,这意味着CH4-MBfR内挥发酸的生成量可作为调控硝酸盐去除效能的关键因子。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四环素类抗生素日益广泛的使用,由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环境工作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非常好的水溶性,在进入环境水体后,可以长期大量存在并扩散,严重可威胁人类及动植物健康安全,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在众多的水处理技术中,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的优势日益凸显,由其产生的硫酸盐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对高浓度有机物具有非常好的降解效果,但单独的过硫酸盐并不具有强氧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的高浓度溶解性有机物和高浓度铜(Ⅱ)易发生络合,形成的Cu-DOMs具有更强的迁移扩散能力和生物毒性,对环境存在潜在威胁。但由于螯合金属非常稳定,大多数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其处理要求;且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际废水中Cu-DOMs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致使目前对高浓度重金属和溶解性有机物存在的垃圾渗滤液等实际废水中破络研究困难。本课题采用具有高效低耗和清洁简易等突出优势的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
络合吸收耦合生物还原法(CABR法)脱硫脱硝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已经在国内外被广泛研究。一体化式同步脱硫脱硝系统中S2-的存在会影响整体氮氧化物的去除效率。由于氧气、微生物作用等原因,络合剂Fe(II)EDTA易被氧化成Fe(Ⅲ)EDTA导致络合剂损耗严重。基于以上,本文以SO2与NOX分置式处理和双塔尾液混合再生络合剂与S单质为导向,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硫酸盐还原单
多自由度灵巧假肢大幅提升了其运动康复能力,特别是主动腕部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假肢的灵巧性。然而,患者对假肢的操控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多自由度假肢的灵巧性难以体现。传统肌电控制等方法,仅能实现对少数运动模态或自由度的操控,且容易受到实验环境混杂因素影响,难以临床引用。针对灵巧假肢腕部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上肢关节协同作用的控制方法,旨在实现自然控制灵巧假肢腕部,减少患者代偿运动。首先,选取了3种
随着光学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的普及,光学元器件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光栅作为常用的元器件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光栅和传统的具有双折射晶体相比较,具有体积小、易集成、价格低点等优点,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也针对其特性进行了更多的研究。本文旨在金属表面加工V沟槽,在V沟槽侧壁加工亚波长光栅结构,利用光的衍射原理达到金属表面结构的着色的目的。金属结构着色也因其保存时间久、不易仿造等特点逐渐被应用于防伪、
重金属离子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了负面影响。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们是不可生物降解的,会污染食物链。当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内时,会导致其在体内长期积累,从而引起癌症以及异常突变。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GDWQ)建议的限值应不超过:镉(Ⅱ)的浓度为3μg L-1,铅(Ⅱ)的浓度为10μg L-1,汞(Ⅱ)的浓度为1μg L-1,锌(Ⅱ)的浓度为3,000μg L-1以
聚乙烯(PE)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极其稳定的人工合成聚合物,耐微生物侵袭,过去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生物降解的。按照密度和分支分类,主要有四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三类。黑粉虫(Tenebrio obscurus)幼虫能够生物降解聚苯乙烯(PS),但对聚乙烯(PE)降解的能力和解聚模式仍然未知。因此,本文对“黄粉虫和黑
双酚类物质(BPs)作为一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环境中的去除和归趋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BPs广泛应用于以环氧树脂为主的各种工业制品中,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文献综述表明,目前关于BPs在污水处理厂、沉积物、室内灰尘、人体尿液和血清等介质中都检测到存在。然而,在土壤中关于BPs的研究较少,国家尺度的研究更少。所以本课题以全国土壤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全国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对样品进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镉和铅在土壤、河流及地下水中含量过高,不但会影响环境中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还会随着食物链的富集,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一直是保护环境安全的重要一环。目前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手段普遍存在检测周期长、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仪器贵重等缺点,因此开发方便快捷的快速检测方法至关重要。电化学检测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易于设备微型化的检测手段,十分适合现场检测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微电子加工、精密机械加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迅速发展,精密驱动技术成为了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之一。尺蠖式压电驱动器是一种新型的精密驱动器,属于压电驱动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分辨力高、负载能力大、行程大等诸多优势,因此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传统的尺蠖式压电驱动器存在体积较大的不足,限制了其在一些要求结构紧凑、输出力大的应用场合中的使用。因此,基于尺蠖式压电驱动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