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具有年龄相关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在发病初期表现为轻微认知损伤,而后则会出现神经元变性,最终出现痴呆。2001年,全球已有24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这个数字预计将会在每20年翻一番,到2040年将会有8100万人患有该病。AD有两个主要的病理特征,即为在AD患者脑内,出现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其中老年斑由β淀粉样蛋白组成,β淀粉样蛋白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剪切而得。而神经纤维缠结的主要成分是骨架蛋白tau蛋白的过磷酸化结构。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发病机制,比如淀粉样蛋白聚集、沉积成老年斑的级联反应,tau蛋白过磷酸化形成纤维缠结,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及其他的机制,例如细胞周期失调,炎性过程,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最近一段时间,有关茶多酚对于衰老和脑老化的潜在治疗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绿茶多酚在绿茶中含量丰富,它占茶叶干重的30%-40%。茶多酚主要有四种单体,即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 ECG)。研究发现,EGCG在茶叶中含量最高,并且其生物活性最强。临床和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饮用茶可以降低很多患病风险,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绿茶提取物具有神经保护,神经修复的作用,而从细胞培养到动物模型都得证实了这一观点。茶多酚被认为具有多功能神经保护作用,例如抗氧化性,自由基清除剂以及铁离子螯合剂等。此外,茶多酚还有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功能,即其具有抗淀粉样性变的能力,不仅能够保护神经元受到AB的神经毒性,还能够调节APP的剪切途径,减少AB的生成。所以可见,茶多酚对于研究AD的治疗很有价值。SAM系(快速老化小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以研究衰老相关的动物模型。该系小鼠包含有9个亚系的快速衰老小鼠(SAMP)和3个亚系的衰老抵抗小鼠(SAMR),SAMR系小鼠拥有更长的寿命,研究中作为SAMP系小鼠的正常衰老对照而存在。SAMP8小鼠是SAMP小鼠中的一系,SAMP8小鼠能够作为衰老模型,具有早发性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此外,SAMP8还表现出很多AD发病早期的病理特征,如氧化应激的增强,AB的生成,tau蛋白磷酸化等等。因此,SAMP8小鼠对于研究早期和AD相关的神经退行性变是一种相当理想的动物模型。此外,有研究认为SAMP8小鼠的原代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能够反应出一定衰老相关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其可表现出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增强和快速凋亡的特性。本研究利用SAMP8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13天,以此作为AD模型,以SAMR1原代海马神经元为对照,主要使用MTT,免疫组化,western blot, RT-PCR等方法,研究EGCG的神经保护作用,观察其对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研究发现,适量的EGCG可以提高原代神经元的细胞活力,改善神经元的生长状态。EGCG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GSK-3β的活性,减少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水平。EGCG还可减少p35裂解为p25,以此抑制Cdk5的活性,减少tau蛋白磷酸化。EGCG可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抑制凋亡,保护细胞。本研究以SAMP8鼠为动物模型,将茶多酚混入饮水中进行给药,研究茶多酚对SAMP8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主要使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化,银染,半定量RT-PCR,免疫印记等方法,对SAMP8小鼠和SAMR1小鼠进行研究比较。结果发现,8月龄时SAMP8小鼠已经出现明显的空间学习认知障碍,茶多酚处理之后,小鼠的空间学习认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免疫组化实验和westernblot实验发现,茶多酚处理后的皮层和海马区域,Aβ1-4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银染实验发现皮层和海马的神经纤维缠结也得到改善。而且,茶多酚可以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从而抑制GSK-3B的活性。茶多酚还可以通过调节p25/p35的比例,通过抑制Cdk5的激酶活性,以此降低动物脑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茶多酚可通过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凋亡保护细胞。可见,长期应用茶多酚可以能通过多种途径够减少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Aβ1-42蛋白生成,茶多酚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由其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本研究的结果为茶多酚的神经保护理论提供了一些新的证据,为预防和治疗AD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