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腙和酰腙类席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组装合成、结构表征、晶体结构、抑菌活性和量化计算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067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金属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研究一直十分活跃.一些席夫碱及其配合物不但具有抗癌、抑止肿瘤的作用,还有抗菌、抗病毒等生理活性.该论文中,我们合成了12种未见报道的芳香类腙及酰腙类化合物,利用红外、紫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利用3,4-亚甲基二氧基苯甲醛缩苯甲酰腙合成和表征了铜(Ⅱ),钴(Ⅱ)、镍(Ⅱ)、锌(Ⅱ)和锰(Ⅱ)配合物,当配体形成配合物时,发生了构型变化,配体中的烯胺成为亚胺,同时羰基成为烯醇式,配体成为负一价的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2:1的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4-二甲胺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3,4-亚甲基二氧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3,4-亚甲基二氧基苯甲醛缩氨基脲、3,4-亚甲基二氧基苯甲醛缩苯甲酰腙和1-苯基-3-甲基-4(水杨酰)亚胺-5-吡唑啉酮合双核Cu(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四个腙类配体中腙基(-C=N-N)的存在及配体的大平面结构.Cu(Ⅱ)配合物的结构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为桥联双核铜结构,铜原子为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每个铜原子与一个配体中咪唑啉酮上的氧原子、席夫碱上的N原子、水杨酰的酚氧原子和溶剂DMF中的氧原子配位,相邻配体中水杨酰的酚氧原子也参加配位并将两个铜原子连接起来形成桥联双核铜配合物.芳环堆积作用和分子内及分子间氢键增强了配合物分子的稳定性.采用单片纸碟法,测定了八种配体和四种金属配合物对革蓝氏阴性和阳性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实验数据推测了影响抑菌活性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钴(Ⅱ)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最大,这可能与钴(Ⅱ)的生物学性质有关.利用Gaussian98软件中的密度泛涵法(B3LYP),对4-二甲胺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3,4-亚甲基二氧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和3,4-亚甲基二氧基苯甲醛缩氨基脲的单晶数据进行了量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腙基(-N-N=C)部分是可能的活性部位,为进一步研究腙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论文对中国南海海绵Callyspongia fibrosa和Ircinia aru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海绵Callyspongia fibrosa中分离和鉴定7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X-ray衍射实验确定化
茂钛/锆化合物由于在催化烯烃聚合、有机合成以及抗癌活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该论文围绕含水体系中茂钛/锆芳香酸类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研究:1.在8-羟基喹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一.佐芬普利的合成。目前临床采用的诸多类型降压药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理想的并有巨大潜力的抗高血压药,其除了显著的降压作用之外,还具有心
大孔径毛细管柱既有毛细管柱的高柱效,又有填充柱的大柱容量以及高重复性,愈来愈多地被应用于痕量分析中。该文探讨了应用AC10大孔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食品中防腐剂、有机氯
本文详细介绍了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研究开发过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以N-烷氧基氨基甲酸酯为毒杀基团的衍生物研究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献总结,并以此为基础,从strobin类
卟啉是具有卟吩核的一类大环化合物的总称。在生物化学、医学、分析化学、电化学、光学、催化、地矿等诸多领域己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卟啉化合物能与大多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
随着离子液体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它带来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处理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传统去除离子液体的方法具有局限性,对低浓度的离
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对无紫外光吸收的哌啶离子液体阳离子分离测定,并研究了紫外吸收试剂等对测定的影响,发展了准确、快速、易操作的分离检测哌啶离子液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