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造山带中主要断裂带的变质变形特征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23r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桐柏造山带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跨过南阳盆地可与秦岭造山带相连,向东直接与大别造山带相连。桐柏造山带中发育有若干条重要的断裂带,它们是造山带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伴随着造山带的演化始终,这些断裂带的构造变形与造山带内部变形存在这一定内在联系,对这些断裂带的研究可以为造山带的演化提供可靠的依据。考虑到断裂带的露头出露情况、变形情况及工作量等问题,文中选择了南北两条具有代表性的断裂带,南侧殷店-马垅断裂带,北侧大河-固县断裂带,通过对其构造变形的精细研究,确定断裂带的运动学特征;断裂带内岩石的应变为较强的拉伸;剪切类型以简单剪切为主:变形温度约为400℃,变质相为绿帘角闪岩相;古应力方向恢复挤压方向为NNE-SSW向;剪切带的位移量约在860-1000米之间;厘定剪切带的韧性活动年代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之间(172Ma-137Ma)。这些研究不仅对断裂带对认识整个桐柏造山带的几何学、动力学及年代学等研究内容的进一步认识或重新认识,提供必要的第一手资料和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内陆封闭、半封闭性湖泊是气候和环境演变的敏感指示器,湖泊沉积物记录具有连续性、敏感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与其它自然历史记录相比,在恢复和重塑各种短时间尺度的环境序列上具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桩海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储集空间、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中生界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
营养体农业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提出来的新概念,它是一种以收获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为主要目的农业结构形式。本文首先对营养体农业的概念、含义、生态与经济效益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