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频域及时域各项指标的值,探讨抑郁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探讨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性;探讨抑郁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方法:选取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住院患者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4thedition,DSM-IV)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用SCID(DSM-IV-TR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研究版)筛查排除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物质依赖等选取入组的患者53例。依据HAMD(HamiltonDepressionScale)评分标准总分(24项版本)≥20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总分>53分标准分定为实验组(抑郁症组),同时需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排除伴有焦虑症的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匹配原则选取53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入组对象均分别于清晨8:00-9:00采集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Holter),通过系统软件获得HRV(心率变异性)的相关参数的数值:SDNN(24hR-R间期标准差);SDANN(24hR-R间期均值标准差);RMSSD(24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LF(低频功率);HF(高频功率);进一步分析LF/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DNN、SDANN、RMSSD、PNN50指标数值均降低,其中SDNN指标的P值<0.01,SDANN、RMSSD、PNN50指标的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LF、LF/HF指标数值升高,HF指标数值降低,三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抑郁严重程度指数值与LF/HF的数值呈正性线性相关关系(P<0.05,r=0.335);抑郁严重程度指数值与SDNN的数值呈负性线性相关关系(P<0.05,r=-0.298)。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且主要表现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单发房早,成对房早及单发室早的数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抑郁症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3、抑郁症患者更易伴发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