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马关地区新生代富钾火山岩和幔源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cwi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大陆由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印支板块以及若干不同地史时期形成的地体组成,北西-南东向的哀牢山-红河断裂带横贯此区,在断裂带北段大理洱海地区和南段马关地区,分别发育了早晚两期新生代镁铁质富钾火山岩。本文以马关地区为研究工作区,选择区内新生代富钾火山岩及其所携带幔源橄榄岩包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研究,以阐明富钾火山岩的岩浆作用过程、源区特征与形成机制,揭示该区上地幔的热-化学结构、部分熔融和地幔交代作用的性质以及可能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并结合前人对洱海地区富钾火山岩的研究资料,对比两套富钾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探讨扬子板块和华南板块两个不同构造单元下岩石圈地幔源区的特征和富集机制以及岩浆作用的构造背景。 马关富钾火山岩的Mg#在0.56~0.69之间,低于与地幔橄榄岩平衡的原始岩浆的Mg#(0.68~0.75),表明马关富钾火山岩并非原始岩浆,而是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0.704 l~0.7060)与1/Sr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以及高Ce/Pb(6.43~25.4,平均16.6)和Nb/U(31.2~62.1,平均48.9)、低La/Nb(0.37~0.65,平均0.45)和高εNd(>5.64)的特征,表明岩浆成分受地壳混染的可能性小,其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岩浆源区的特征。玄武质组分Al2O3、Fe2O3、CaO和Na2O含量高,暗示其源区为饱满型地幔;相对亏损的HREE组成反映岩浆来源于石榴子石相地幔的部分熔融。与板内高钾火山岩类似的高TiO2含量(>2%)和OIB型微量元素特征,暗示其源区是受源自软流圈小体积硅酸岩熔体交代的饱满型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 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的洱海高钾火山岩(42~24 Ma)富集LILE,亏损
其他文献
文中根据实验和数值分析结果,阐述了2号岩石铵梯矩形装药用于小直径炮孔(42mm)控制断裂爆破技术的可能性及合理性;介绍了2号岩石铵梯矩形装药传爆性能和爆炸作用过程的实验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科研与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两者缺一不可。从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完善的激励机制下,以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契机,从科研成果促进教材建设、科研
鞍山是全球为数不多发现≥3.8 Ga岩石的地区,又是全球唯一存在从3.8 Ga到2.5 Ga长期连续地质记录的地区。为了进一步了解鞍山地区太古宙早期地壳演化历史,本论文对作为鞍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