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车轮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世界在经历了二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之后,遭遇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以经济增长长期停滞和高通货膨胀、高失业、高利率为主要特征的“滞胀”成为常态,而传统的凯恩斯理论对此难题束手无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罗尔斯和诺齐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分别以平等和自由为根基,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诺齐克继承并发扬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世界所坚持的自由主义传统,特别是洛克的自然权利和政府职能方面的观点,以及康德的“绝对命令的第二条原则”——人是目的的原则,提出建基于个人权利之上的“最弱意义国家”理论。
自由关注的核心便是个人权利,对诺齐克而言,个人的自然权利具有积极的和主动的属性,是作为道德边际约束的权利。《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是以批判无政府主义作为理论出发点,论证了产生“最弱意义国家”在道德层面具有充分的合法性,而多功能国家在侵犯与保障个人权利中存在悖论。自然状态要经历相互保护的社团、具有商业性质的保护机构、支配性保护机构、超弱意义国家这样几个阶段,从而达到理想的“最弱意义国家”,最终在人类社会中产生“令人鼓舞”的乌托邦。
诺齐克的“最弱意义国家”理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诸多有益的启示,尤其是对于我们如何尊重个人权利、怎样在分配制度中体现正义和国家职能的合理设定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但是,由于诺齐克从抽象的个人权利出发并为“富人”做代言,这使得他的国家职能理论存在一定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