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际传播的视野来看,微动漫作为微时代的产物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播优势席卷着全球。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受众对其认知理解程度的差异,这一差异也直接影响到了受众对微动漫的接受效果。情感融化是有效缩短传受双方距离和促进受众理解接受作品的有效方式,能够促进中国微动漫的国际传播。但情感作为一个抽象性的概念,很难对其进行直观描述,在微动漫作品中,只能借助声画结合的视听语言作形象喻示。而如何将内在情感与外在喻示结合起来,从而建构有效的情感话语并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显然是微动漫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情感话语是指示和表达情感的符号系统,也是一种说服手段,它可以快速获得受众关注,深入受众的内心世界,激发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情感话语可简要分为亲情、友情、爱情等,或喜、怒、哀、惧等,能在表达创作者的心声的同时,给予受众心理上的宽慰和精神上的满足,进而实现作品的传播效果,并增强其社会功能。显然,情感话语的建构将为中国微动漫的国际传播提供新思路和助力,而对微动漫情感话语建构的研究,亦能使微动漫逐渐成为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影响受众价值观、生活方式甚至是文化消费偏好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多模态话语相关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中国微动漫为研究文本,展开话语分析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对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创新做了相关阐释,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第二章主要对相关理论和核心概念进行介绍,对微动漫的国际传播优势做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从微动漫情感话语生产着手,对影响情感话语生产的重要因素、动员机制和传播方式及场域进行分析,其次依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对微动漫的文本模态、图像模态、声音模态进行了论述,并总结出三种模态的不同情感作用,包括文本模态的情感传递作用、图像模态的情感隐喻作用和声音模态的情感联觉效应,最后再分析出不同模态在建构情感话语时的内在关联。第四章,对微动漫情感话语建构的功能进行论述,总结出如下四种主要的功能:情感认同功能、情感交际功能、情感动员功能和情感体验功能。并从选题和异质融通两个层面探讨了微动漫的情感话语传播价值。基于以上研究,第五章分析中国微动漫在情感话语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情感话语偏误、话语表达较为含蓄、个体情感上升,群体情感下沉及情感话语表象化倾向问题,并结合问题所在提出了如何建构情感话语的方法对策。最后,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归纳了本次研究主要成效和价值,阐述了多模态话语分析为影视文化传播研究提供的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