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位图像的结晶过程检测方法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t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晶工艺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制药工程的产品分离和提纯。为了便于检测结晶过程生产质量,原位图像检测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关注和发展,逐渐用于晶体形态与尺寸的检测以及过程优化。然而目前已有的原位图像检测方法在国内外尚处于初始应用阶段,对于评价结晶过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晶型、尺寸分布、以及晶体粘连度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都不高,并且晶体形态识别和尺寸统计的耗时较长,难以用于结晶过程检测。本文基于在线采集的单目或双目原位图像,开展了关于结晶过程的晶体形态识别、二维和三维尺寸统计以及晶体粘连度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基于实时采集的原位图像,提出一种快速识别晶体形态的图像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分析、有效晶体图像筛选、晶体形态分类。通过定义一种不依赖于晶体尺寸和几何方向的形状特征,称为内部距离描述符(Inner Distance Descriptor,缩写IDD),可以准确地分类不同的晶体形状。为提高实时计算效率,对高维图像特征向量进行了基于谱回归核判别分析(Spectral Regression Kernel Discriminant Analysis,缩写SRKDA)的降维,能有效地处理特征变量的非线性问题。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缩写SVM)建立一个晶型分类方法,可以保证较好的分类准确性。采用一个非侵入式成像系统对L-谷氨酸(L-Glutamic Acid,缩写LGA)冷却结晶过程进行测量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图像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结晶过程中产生的两种不同晶型,即棱状的α型和针状的β型。
  (2)为便于测量结晶过程中晶体尺寸分布,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原位晶体图像二维尺寸测量方法。采用一种基于亚像素边缘检测和圆形拟合的像素当量标定方法,以保证微尺度测量精度。对于溶液搅拌引起的晶体运动和不均匀照明等对原位图像采集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入一种快速非盲复原方法来改善图像质量。同时,引入稀疏表示字典以消除图像噪声。利用晶体图像结构边缘信息作为先验知识来复原晶体图像。在实时测量结晶过程中,根据结晶进程图像质量参数及时更新晶体图像字典和模糊核,以提高测量效率。然后,基于分割图像采用最佳外接矩形的方法来测量晶体二维尺寸。通过对LGA冷却结晶过程进行图像测量实验,并且用电子显微镜对采样的晶体做离线测量,有效地验证了该方法测量晶体尺寸分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针对LGA结晶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双目显微视觉系统的晶体三维尺寸测量方法。通过在结晶器外两个不同角度上分别设置一个相机同步实时采集图像,基于双目图像来重构晶体三维形状。建立一种确定晶体形状的关键角点图像分析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角点检测和角点匹配。针对LGA晶体的两种不同形状晶型(α型和β型),提出两种不同的角点检测算法以分别识别其关键角点。通过建立相应的三维几何模型来对每一个识别出的晶体进行三维形态的近似重构,由此定量评估其三维尺寸。通过对LGA结晶过程进行双目图像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可行性。
  (4)为了检测结晶过程中影响晶体生长质量的晶体粘连度,提出一种基于双目图像检测的晶体粘连分析方法。采用图像预处理方法对同步采集的双目图像分别进行分割,通过定义不同晶体形状的内距曲率指标来初步筛选出双目图像中可能存在粘连的晶体图像区域。然后引入两个纹理描述符对兴趣点进行特征提取和双目图像特征匹配,从而识别伪粘连晶体。同时,给出一种统计晶体数量的快速算法,可以计算出双目图像中未粘连的晶体数量以及粘连晶体块中包含的原晶体数量。通过磷酸二氢钾(KDP)结晶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伪粘连晶体,有效地估计晶体粘连度,同时统计出原位采集双目图像中未粘连的晶体数量以及粘连晶体块中包含的原晶体数量。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针对TiAlN系光吸收膜的制备及性能开展研究工作。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片和硅片上沉积了具有热稳定的TiAlN选择性光吸收薄膜。通过控制TiAlN薄膜的柱状结构,镀层实现在70℃下对太阳光的高吸收率(0.92)同时还具有低的发射率(0.06)。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了薄膜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TiAlN选择性吸收薄膜的性
学位
随着电网中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大容量储能设备的不断加入,以及发电机和负载之间的约束特性不断变化,电网系统的设备部署、评估、管理和运行面临新的挑战。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动态监测、分析、保护和控制变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根据新能源市场的相关要求,电力系统需要不间断地运行,需要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对网络状态进行全系统监视,基于监测数据估计结果作出正确的决策。在采集测量信息和估计过程中,信息若有任何误差都会改变
学位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面无人移动平台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被广泛地应用于物流运输、危险清除、巡逻监视等任务领域。任务环境中多样的非结构化地形对腿式移动平台的通过性、可靠性、承载性、续航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机构学中闭链连杆机构的角度出发,以(6,7)型闭式运动链为单腿机构构型主线,发挥单自由度闭链机构的少驱动数量、高整体刚度和高旋转频率特性,采用分层阶梯式设计,首次系统地构建了标准化、
学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制造业对机械装备可重构能力和多功能的需求,可重构并联机构成为机构学和机器人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分析与综合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类可重构单环闭链,基于新型单环闭链或已有的单环闭链,得到了一类含单环闭链的新型可重构并联机构。将可重构并联机构分为运动支链几何约束不变的可重构并联机构和运动支链变几何约束的可重构并联机构两大类。借助线性空间理论,简要论述
学位
出于研究和临床目的,生物检测对于确定物质的生物学活性或特定功能反应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开发了大量应用于未知基因功能分析、药物筛选和临床诊断等的生物检测技术。随着对生物分子高通量分析的需求不断增加,允许在同一微量样品内同时进行多种生物分子分离分析的多元检测技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其中,使用流动编码微载体的液相芯片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多元检测技术,且已被应用于包括食品安全、药物研究
学位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理论广泛应用于诸如多机编队、微电网功率分配等应用场景。现实中的多智能体具有异构性且多智能体间的网络通信常呈现非连续性,因此,开展非连续通信约束下异构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鉴于此,本文以一般化异构多智能体系统为对象,围绕协同控制及其在直流微电网中的应用两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针对一类不完全可控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在联合连通网络下的输出一致性问
【目的】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包括模式的理论框架、测量工具及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  【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并对理论框架中的元素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文献法,明确研究内容,形成初始条目库,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初始测量条目进行评价和修改,并形成最终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采用模型发展策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基层
随着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独立微电网作为分布式电源的有效组织形式,一方面在电网故障时保证系统内重要负荷的持续不间断供电,另一方面可作为黑启动电源辅助黑启动过程。不同于并网型微电网,独立微电网由于失去了大电网的频率和电压支撑,等效转动惯量较小且易受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扰动影响,如何维持独立微电网的负荷功率合理分配以及电压、频率稳定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对等控制模式中各分布式电源不依赖于通讯即可参
脂质是所有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占其干重的5-10%。植物实现许多不同功能时常需要脂质,包括膜的生成、作为信号分子以及作为碳和能量的储存形式。水稻(Otyza sativa L.)是一种淀粉作物,谷物中脂质含量很低,糙米,麸皮和精米中的含量分别约为2.3%,18.3%和0.8%,其含量还取决于水稻品种,谷粒的成熟程度和生长条件。然而,谷物中脂质含量虽然很低但对谷物风味和贮藏性质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精
学位
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聚焦组织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理论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学者们对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也经历了从静态资源基础观、动态资源基础观到资源行动观的发展历程。资源行动观是在静态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资源基础观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组织具体的资源管理过程,强调管理者作为资源行动的主体,其聚焦于资源的行动是组织实现组织资源到组织能力转化的重要桥梁。资源行动的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