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介导的有机转化层对生物医用镁合金表面改性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6vi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及镁合金是电化学活性最强的金属材料之一,其在生理环境中的可降解性,相对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优良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使其成为生物医用可降解植入物的合适材料。在多数情况下,植入材料只需要在人体中暂时存在,完成组织修复的功能后,逐渐降解并被完全吸收,因此新一代可降解的镁合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有大量工作关于将镁及其合金用于心血管支架、骨固定材料、骨修复多孔支架等领域的研究。然而将镁合金作为医用植入材料,限制其应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过快的降解速率。由于镁合金表面的腐蚀主要呈现点蚀的局部腐蚀倾向,因此会导致镁合金植入物的局部力学失效,此外,氢气的过快析出和局部pH值过高也会导致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较差的细胞相容性。提高镁合金的耐蚀能力,减缓其腐蚀速率一直是被大量研究和探索的难题,目前主要有合金化、机械加工和表面改性三种方式。其中,表面改性由于其直接高效,并且在提高基底耐蚀能力的同时可兼顾生物相容性的提高,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种方法。表面改性的方式中,化学转化沉积是一种操作简单且适用于复杂器械表面改性的方式,因而通过化学转化法在生物医用镁合金表面沉积改性涂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多数选择无机成分来进行转化层的沉积,所得到的转化层大多只能作为后续改性的辅助手段,且部分转化层中含有一些生物相容性欠佳的无机金属盐等成分,不利于镁基底生物相容性的提高。因而,开发一种新型、绿色环保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的转化层,来满足临床上对镁合金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茶多酚特有的抗炎、抗氧化等功效,茶多酚可以与金属络合形成稳定络合物以及酚羟基氧化后可与氨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和席夫碱的反应机理,本文主要在镁合金表面构建了多种由茶多酚介导的有机转化层,评价了其减缓基底腐蚀速率和提高体内外生物相容性的能力,且在后续引入生物分子并探索了其在特定植入环境中的应用潜力。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茶多酚转化层在镁合金表面构建的工艺探索。该部分主要对镁合金表面沉积多酚转化层进行了工艺摸索,分别比较了四种茶多酚组分、三种镁基底、不同时间、温度、浓度、pH值对镁合金表面多酚转化层的成膜和耐蚀行为的影响。多酚分子的结构会影响各金属络合物之间的连接,从而对转化层的覆盖程度产生影响;多酚转化层对不同镁合金耐蚀能力的提高存在差异,说明基底的合金成分或其他因素会影响转化层的形成;时间、温度、浓度和pH值对多酚转化层的形成也有较大影响。本研究通过成膜后形貌和电化学腐蚀评价,发现EGCG转化层具有最好的耐蚀能力,而CA转化层的耐蚀能力最差,在MgZnMn表面构建EGCG转化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2.5mg/mL,20℃,12h,pH=8.5。本章结果并为后续研究中的沉积工艺提供指导。(2)EGCG转化层在生物医用镁合金表面的构建与研究。EGCG是绿茶茶多酚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功能,并且它在MgZnMn合金表面制备的转化层具有较好的耐蚀行为,该部分研究在MgZnMn表面通过简单的浸泡法制备EGCG转化层,进一步深入分析转化层的形成机理,改性层的理化性质,耐腐蚀能力以及体内外生物相容性。电化学结果显示,MgZnMn自腐蚀电流密度为64.57 μA/cm2,而改性后样品自腐蚀电流密度明显降低,特别是MgZnMn-2.5EGCG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为0.03μA/cm2。浸泡实验结果显示,MgZnMn在浸泡了 320h后,析出约25 ml/cm2的氢气,明显多于EGCG改性后样品的析氢量。成膜机理和耐蚀行为的研究发现,该转化层中的EGCG-金属络合物成分是其具有耐蚀能力的主要原因,而EGCG转化液的浓度直接影响转化层中的EGCG-金属络合物含量。通过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发现,镁合金表面制备浓度较低的EGCG转化层时,由于减缓了基底的腐蚀速率,可以改善裸材表面的内皮细胞生长状态,而转化层中EGCG浓度过高,会产生一定的细胞毒性。EGCG在镁合金表面形成转化层后,仍然保持了其抗炎的功效,对于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皮下植入后,改性后样品的囊壁厚度为70±6μm,MgZnMn 的囊壁厚度为 180±32 μm。(3)二元酚胺交联转化层在生物医用镁合金表面的构建及其在心血管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该部分的研究提出一种在酚类转化液中引入PEI,来克服单纯酚类转化层的缺陷的方法。多酚与PEI可由酚羟基氧化后与氨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和席夫碱的反应发生酚胺交联。简而言之,就是将具有最简儿茶酚结构的CA和富含胺基的枝化PEI共同在镁合金表面沉积,制备具有交联网状的酚胺交联转化层。引入支化大分子PEI后,可增强各结构单元之间的结合,从而减少开裂,增强防腐蚀能力。电化学阻抗图谱显示,MgZnMn-CA/PEI在所有转化层样品中Rct值最大(13.9 kΩ/cm2),MgZnMn-CA为5.35 kΩ/cm2,MgZnMn-PEI为3.77 kΩ/cm2。更重要的是,该酚胺交联转化层可以在表面提供更多的氨基、酚羟基和醌基,这些官能团可以将多种生物分子固定在镁合金表面,使得镁植入物获得抗凝、抗炎、促内皮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约70 μg/cm2的肝素固定在MgZnMn-CA/PEI表面。在接枝肝素后,进行了相关的生物相容性评价,该转化层表现出良好的抗凝血、血管内减缓镁基底腐蚀和抑制增生形成的功能。(4)基于层层自组装模型的二元交替生长的生物医用镁合金转化层的研究。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模型,本章在MgZnMn合金表面,通过酚胺层层交替沉积的方式制备EGCG/PEI的转化层。该方法将EGCG和金属的络合,EGCG和PEI的交联等反应集中到样品表面,可避免溶液中大量无效沉积的发生。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涂层的结合力,提高耐蚀能力且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可以通过控制酚胺交替沉积的次数,调控其耐蚀能力和对内皮、平滑肌、成骨和巨噬细胞的生长影响,随沉积次数从MgZnMn-1L增加至MgZnMn-7L,转化层膜厚增加,耐蚀行为增强,而MgZnMn-9L由于结合力下降导致耐蚀能力减弱。皮下植入后,改性后样品相比较于裸材的重量损失降低了约60%。并且,改性后样品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植入物周围纤维囊的增厚,相比于裸材周围的纤维囊厚度减薄约100 μm左右。EGCG/PEI转化层可实现在生物医用镁合金表面构建多功能改性平台。综上所述,本文选择茶多酚组分,借助茶多酚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在镁合金表面构建多酚转化层,对沉积工艺进行了合理优化,分别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 EGCG转化层和CA/PEI酚胺交联转化层两种有机转化层,并对其进行了理化性质、耐蚀行为以及体外与体内生物相容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层层交替沉积的方法进行镁合金表面EGCG/PEI酚胺交联转化层的构建,并通过理化性质、体外耐蚀行为和细胞相容性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EGCG/PEI转化层具有生物医用镁合金表面构建多功能改性平台构建的潜力。本文为将茶多酚类物质用于生物医用镁合金的表面改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为生物医用镁合金的表面改性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正>目前,文化志愿者已经成为我国基层文化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志愿服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
精益生产方式作为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率的生产方式,符合当前生产方式转变的实际。博世力士乐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博世集团的下属公司,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在精益生产方面
电化学传感器凭借响应快、便捷、灵敏、低成本、前处理简单、应用于在线分析等优势成为了分析检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目前,电化学传感器技术主要被应用于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医疗监测等方面。近年来,化学修饰电极在传感器领域中被广泛使用。而纳米材料则作为发展化学修饰电极的关键支撑点,已展现了优越的性能。如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属类等纳米材料已在诸多领域成为研究热点和趋势。这些材料无疑都具备着独特的空间结构
<正>近年来,由于在艺术院校工作的缘故,与许多书画家熟识甚至成为朋友,进而开始关心、欣赏起他们的创作,并相继写下了《国画何为》、《书法何为》等篇什,借评述南京艺术学院
<正>英国儿童社会工作者接手儿童个案后,通常会遵循一系列的流程和环节,包括初步评估儿童个案、是否转介、是否确定接案、儿童危险处境的评估、儿童危险情况下的紧急处理办法
学位
隐喻不仅是丰富语言表达的手段与工具,更与人们的创新思维、语言习得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隐喻性表达的类型,阐释隐喻具有使语言生动形象、幽默委婉、增加劝诱力和富于新意等语
为适应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将"领会教学法"引入篮球选项课教学中,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验表明:"领会教学法"教学符合现代篮球运动的内在要求和
<正>近年来,外商在我国投资呈现"独资化"趋势,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结合近28年数据分析了外商独资化发展的趋势及动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双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提出我国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