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针对安塞油田杏河区块非均质储层进行暂堵酸化增产工艺研究,研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酸化暂堵剂性能评价,筛选出适合安塞油田的酸化暂堵剂和酸液体系,完善暂堵酸化工艺体系,进而为实行规模化应用做好准备。这对高效开发安塞油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安塞油田位于长6储层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段东部,是陕北地区最有利的油气富集区之一。延长组长6和长2是该区的主要生产层位,其中长6是主力层。安塞油田储集层物性较差,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低压、低温、低产,属于典型的岩性油藏。油井钻成后均要进行先期压裂和酸化才能投产。目前油井在酸化措施后,油区随注水时间的延长,油井含水的上升,采液(油)指数下降,产量递减较快。这一特点说明油层渗流能力下降,有必要采取解堵技术增产;同时地层能量又比较充足,满足解堵增产的条件。 因此通过实验以及分析找出油层堵塞的主要原因(对长6储层解堵,还应应解决地层酸敏、水敏等问题,避免对地层造成二次伤害)。研究一套既能有效地封堵高出水层,同时又能解除低渗层污染的综合工艺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优选适合该储层的酸液体系,研制与之相配套的暂堵剂的并在同一口油井中,将堵水和酸化两种不同的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两种工艺的协同作用,在封堵高渗透出水层的同时解除低渗透潜力层的污染,达到控制高渗透水淹层,同时释放相对低渗油层的生产潜能,这对于进一步改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