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舞台”:1908年-1927年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71942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8年建立于上海的“新舞台”,不仅是京剧改良运动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它在上海这个五方杂处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为梨园界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本文从“新舞台”的筹备、组织形式及其在十六铺的落成谈起,立足京剧改革、地方公益及革命运动等三个侧重点来逐一展现该剧院发展的历史面貌。在京剧改革部分,首先将论述“新舞台”在剧场硬件、舞美灯光、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变革措施,并通过与旧式茶园各类情况的比较来显示改良带来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此外,时事新戏的排演也是“新舞台”的一大特色,文章将对其各个时期的演出安排进行综述,并具体介绍几出代表剧目,同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新舞台”的戏剧革新为近代京剧发展带来的影响。除了戏曲改良,“新舞台”对地方公益的热心及对革命的投入,也使其在整个菊坛显得独树一帜。“新舞台”的公益活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华界推行的地方自治及市民中日渐滋生的公共意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它的救火会,还是它为华界各式民间慈善机构捐款集资,都离不开这样的背景。当然,“新舞台”的公益事业还包括倡议并参与伶界联合会的创建,为在沪京剧艺人提供各项福利保障,并开办义务学堂,方便梨园子弟及周边地区的贫民儿童入学求知。“新舞台”参加辛亥革命的事迹一直为菊坛称颂,但也不能忽视革命失败后该舞台成员的心态的转变,因为这种变化对剧院中后期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位
本文旨在对1896-1911年间赴日研习法政运动的发展过程、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对留日法科学生为传播西方法律文化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进行描述和总结,试图阐明晚清留日法科学生与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翁弗勒尔,大西洋边的一座古城,又坐落在塞纳河三角洲上。它有海港和河港的双重身份,是航向和加拿大和巴西的起点。航海史在这里已经写就了千年。这个不大的小城,也是法国诺曼
采用ABAQUS软件对中部开洞、一侧开洞及两侧开洞的钢板剪力墙进行了数值分析。对不同开洞形式的钢板剪力墙进行了弹性屈曲分析和非线性滞回分析,研究了洞口加劲肋刚度、强度
草莓果实营养丰富,且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草莓色泽艳丽、汁多味美,素有“水果皇后”的美誉。春末夏初,正值草莓大量上市,很多消
女性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女性生活状态的一种概括,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女性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为这种生活方式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该文以社会性别为研究视角,从性
以直径为120 m的巨型封闭式圆形混凝土储煤浅筒仓为研究对象,穹顶为网壳,其顶部网壳支座形式采用悬臂短柱铰接(支座Ⅰ)、橡胶支座支承(支座Ⅱ)、径向释放橡胶支承(支座Ⅲ),分
本文试图描述西方历史上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对人类社会变革的深层次影响,通过这样的历史性回顾揭示科学发展给人们所带来的全面变化以说明其巨大的驱动力作用,并最终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