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wu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对供给侧开展了结构性的改革,并将消费作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增长的新动力。希望以消费结构升级为抓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供给创造需求,提振居民消费并驱动经济增长。消费金融指为使得消费者便利地进行消费活动,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的诸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消费金融在我国的有序发展,不仅能增强消费市场的活跃程度,拓宽金融机构的业务,更能够推动我国居民提升消费水平并加快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在新常态发展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必要从投资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同时,我国长期存在着东中西部的不平衡发展,因此,研究消费金融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及其地区差异,对于推动确立消费需求的长期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相当重要。本文聚焦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金融资产、消费信贷和储蓄保障四个维度,分析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及其地区差异。首先梳理了相关消费函数理论,对目前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情况及居民的消费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使用2004-2019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就消费金融对我国民众消费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实证检验。因我国不同区域消费金融及居民消费情况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本论文将全国数据样本划分为东中部和西部两个地区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尽管消费金融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一定的推动,但该作用还未完全显现,有待进一步开发和释放。此外,消费信贷和储蓄对于西部地区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程度较大,而保险和投资则更多的促进了东中部地区居民的消费。总之,消费金融在我国逐步有序的发展,对于民众的消费形成了较强的促进作用。最后,基于结论对相关主体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消费金融的稳健发展,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我国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其他文献
寺观钟文化,属于古钟文化的一种。中国寺观钟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鼎盛期”“转型期”“成熟期”,明清时进入“成熟期”。明清寺观钟,作为一种可自由表达世俗愿望、精神信仰的实物载体,被广泛用于湖南地区的宗教崇拜、民间信仰、群体风俗等民间活动中,具有鲜明的世俗化特征。本文仔细整理此次湖南地区明清寺观钟田野调查中收集到的一手资料,并在初步考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研究主要从形制划分、铭文内容、冶
学位
带钩主要是用来系带或佩物的日用器具,在东周至秦汉时期的广为流行,带钩造型、纹饰及质地等在各地域的物质文化体系中都占有独特的地位。关中地区作为秦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地域,在关中秦墓中出土的带钩,为秦文化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选取关中秦墓中出土的带钩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再结合带钩年代对带钩进行分期,通过与同时期其他文化区域内的带钩对比,探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最后依据带
学位
楚国在最开始不过撮尔小国,后来却成为问鼎中原的大国,与秦国争霸到了最后,疆域广阔,西部边疆一度包含三峡大部分区域,也留下了诸多考古遗迹。三峡地区的楚墓在丧葬制度上与楚国腹地一脉相承,但也有其历史特点,楚国西进的过程,在墓葬上凸显,分析其葬制和随葬品,能够进一步认识楚国在三峡的历史发展情况。本文研究的时段从春秋晚期到秦,各个时段的划分结合楚国历史和一般中原情况分期,其中战国晚期以白起拔郢分出早晚段。
学位
近年来,在湖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曾国墓葬,这些墓葬,尤其是随葬品丰富的高等级贵族墓为研究曾国葬制与葬俗提供了更加丰富详实的资料。本文以曾国墓葬形制为对象,在目前已发表的曾国墓葬资料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曾国的墓圹形状和墓葬结构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并通过曾国墓葬形制与周、楚墓葬的对比,探讨周文化和楚文化在曾国制度演变过程中墓葬的影响。两周曾国始自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被楚所灭,经历了七百余年的历史。
学位
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处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区域,是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不少明清时期的祠堂建筑保存至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岳阳市现存的32处祠堂入手,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大量资料并进行梳理,然后与赣西北地区、鄂东南地区、湘南地区的祠堂做比较研究。首先,介绍岳阳市现存祠堂的现状。其次,从岳阳市现存祠堂的建筑选址、建筑用材、平面布局、立面造型、装饰特点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建筑特点,这也是
学位
汉代是我国古代滑石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南方地区发现滑石器最多,特别是湖南、广西和广东地区。由于地域广阔,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各区早期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区域出土的滑石器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从汉墓出土的滑石器可以发现,滑石容器是滑石器的主要部分,因此,对汉墓出土滑石容器的研究可以反映出汉代滑石器的发展与演变,认识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乃至了解湖广地区在汉代的社会发展面貌具有重要
学位
侯马盟书与曾侯乙墓竹简出土于不同的地域,时代相近,且同为毛笔手书,两批材料被多次提及书体特征近似。目前考古资料表明,六国古文中楚系文字出土众多,曾侯乙墓竹简归属于楚系文字,晋系文字中侯马盟书作为官方文书最具代表性,齐系文字、燕系文字均没有毛笔手书的材料出土。因此,探究六国古文之间的联系性,侯马盟书和曾侯乙墓竹简的书体特征对比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本文首先概述侯马盟书与曾侯乙墓竹简的基本情况,
学位
人体装饰品自旧石器时代发展至今已有数万年历史,受所处时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人体装饰品特征有所差异。两汉时期,湖南地区在丝绸之路影响下,外来贸易较为频繁。临湘(今长沙)作为湖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影响着周边区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人体装饰品的造型,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湖南至今已发掘数千座汉墓,遗址分布于长沙、株洲、衡阳等地,出土了各类精美的人体装饰品。主要包括手饰、耳
学位
本文主要以北大汉简《苍颉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文字书写的笔画以及结构特征,对隶书的成熟期进行探讨和论证。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以及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对北大汉简《苍颉篇》的笔画特征进行研究,将笔画分类后再进行相关字例的具体分析;第三部分对北大汉简《苍颉篇》的结构特征展开研究,依据字形来探究不同部件构形之间的关系以及隶书用笔规律;第四部分主
学位
革命文物是中国人民近现代以来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界作为最早进行革命的地区之一,曾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留存着丰富的革命文物,目前已登记的有9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8处,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3处,它们都蕴涵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构成了张家界市特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