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依赖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了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提出了资源配置问题。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是导致我国教育不公的制度性因素,体育资源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资源合理、公正的配置,也是实现体育公平,促进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公正的分配资源,才能保证体育内部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存在一些问题,资源不足,体育人才、体育设施、体育经费、体育信息分散且利用率低,投入渠道单一且量小,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流通渠道不畅,再生能力差。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级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研究反应的是教育公平问题,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实现学校体育公平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和比较研究对潍坊市潍城区、坊子区、高密市、昌邑市、青州市、临朐县六区市的体育资源配置进行深入调查与统计分析,包括六市城区和乡镇总共12所初级中学。目的在于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角度,探寻初级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以及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和均衡性问题。一是发现中学体育资源在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资源的优化;再者指导中学教师的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初级中学体育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弥补体育资源现有理论的不足;通过各地区的比较发现教育中的公平性和均衡性问题,找到差距,努力创造更标准化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处在一种环境优美、公平竞争、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氛围里。研究结果:1、潍坊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总的性别比例8.6:1,严重不符合人口学规律,不利于学校进行体育教学,3:1的标准男女比例可以更好照顾好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体育教师的教龄11-20年的比例最大占到41.7%,其次是1-3年的比例是27.1%,4-10年的比例占16.7%,21-30年的占8.3%,30年以上占6.3%;初中体育教师的基本学历100%符合教育部的规定,整体上的学历层次有所提高,初中的师资与之相应也提高;体育教师的职称普遍是中、初级,高级的很少,调查显示中、初占到了100%;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认为是很高尚的,但在体育教师领域社会地位不被看好,在对体育教师自豪感调查中,从市区到县城出现自豪感逐步降低的趋势。2、在被调查的12所中学中,400米或300米标准田径场都符合要求,足球场和排球场有2个学校没有配备,其他都具备,最全的场地是篮球场,篮球场最多的配置数是8个,在调查中体育场馆只有2个学校具备;体育器材都符合要求。3、体育经费约80%是由国家拨款而来,约20%是学校自己支付,企业赞助和捐助没有;体育经费来源有限,在配置上也受到限制,不利于体育教学开展。4、信息资源是支撑体育教学的理论载体,在调查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查询,其次是上级传达,还有图书查询和他人传达,学校都具备关于体育教学的相关图书和期刊。对策:1、提高体育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2、完善体育教师聘用制度;3、改进初级中学体育场馆、器材的利用方式;4、加强学校体育的法制建设。